我行访道真劳哉,岂意万里逢君来。
琳宫误落丹篆笔,惊起电火龙池雷。
龙池雷息丹篆裂,蚀食真铨窃仙骨。
投笔归来帝未知,长揖金华紫薇客。
相携历井扪箕斗,侧身太行一挥手。
俯眠苍茫八极深,始悟丹经一刍狗。
旧传石髓在兹山,惝恍灵光石缝间。
可怜中散餐不得,王烈一去何年还。
九原劫灰无日起,我独从君探奇伟。
君知混沌非死生,我亦空同无表里。
哦诗寄谢山中云,采芝种术非殊勋。
太行山倾河绝泻,此时正到无何野。
我行访道真劳哉,岂意万里逢君来。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长途跋涉中寻找道家的踪迹,结果却意外地遇到了朋友,感到十分惊讶和欣喜。
琳宫误落丹篆笔,惊起电火龙池雷。
这里用“琳宫”比喻道家的修炼之地,而“丹篆笔”则暗示了道家的修炼方法和神秘的法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喜悦之情。
龙池雷息丹篆裂,蚀食真铨窃仙骨。
这句诗描绘了道士使用雷电之力,将修炼过程中的丹篆破碎,从而窃取了神仙的身体和魂魄的场景。这既表达了对道教修炼方式的好奇,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神秘力量的敬畏之情。
投笔归来帝未知,长揖金华紫薇客。
这句诗表明,诗人放下文官的身份,转而成为道士。通过“长揖”这一动作,诗人表达了对道士身份的尊重和谦卑。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追求真理、超越世俗束缚的决心。
相携历井扪箕斗,侧身太行一挥手。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和朋友一起走过古老的井台,用手触摸着北斗七星,最后站在太行山上,挥手告别的情景。这既表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也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俯眠苍茫八极深,始悟丹经一刍狗。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认识和理解,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虚幻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旧传石髓在兹山,惝恍灵光石缝间。
这句话提到了道教中关于石头中有仙气的说法。诗人通过对这些传说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可怜中散餐不得,王烈一去何年还。
这句诗借用《楚辞·九辩》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九原劫灰无日起,我独从君探奇伟。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死亡的思考和态度,认为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途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和勇气。
君知混沌非死生,我亦空同无表里。
这句诗强调了生命的本质是虚无的,无论是生还是死都无法逃脱这个规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观念的思考和态度。
哦诗寄谢山中云,采芝种术非殊勋。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道士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追求真理、超越世俗束缚的决心。
太行山倾河绝泻,此时正到无何野。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河画卷,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