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朔旦昧爽天,我梦蝴蝶飞翻翻。
一声惊觉不可执,铿然有物堕我前。
阴风萧萧榻震动,褰帷一咤声寂然。
向空抹漆无所睹,堂上呼灯人自眠。
一生学道心勿动,养气未敢轻先贤。
元忠昔日鬼移床,厅庑之下凡三迁。
稚圭卧内见匕首,金带忽置城头边。
二公名德余不及,鬼贼揶揄空自怜。
神奸无复照金鼎,偷儿何暇哀青毡。
二端是否吁莫辨,一夕仓卒嗟何缘。
吟哦未断纸窗白,山寺风雨鸣钟悬。
起来搔首空四壁,湿薪灶婢愁炊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和乐天二月二十日初出城外春游》。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六月朔旦昧爽天,我梦蝴蝶飞翻翻。
    注释:六月初一清晨,天色昏暗不明。我在梦中看见一只蝴蝶在飞舞。
    赏析:诗的开头就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早晨景象,但接着突然转折,梦境中的蝴蝶飞舞显得非常生动而富有诗意。

  2. 一声惊觉不可执,铿然有物堕我前。
    注释:突然间我被惊醒,无法抓住什么,一个东西从前面掉落下来。
    赏析:这里的“一声惊觉”表明诗人被突然的惊醒所打断,而“不可执”则传达了诗人对梦境的迷茫和不解。

  3. 阴风萧萧榻震动,褰帷一咤声寂然。
    注释:一阵阴风吹动我的床榻,掀起帷幕发出一声巨响,然后一切又归于寂静。
    赏析:这一节描述了夜晚发生的事件,阴风和掀帘的动作增添了神秘感。

  4. 向空抹漆无所睹,堂上呼灯人自眠。
    注释:向空中涂抹油漆却什么都看不见,房间里的人打着灯光自己入睡。
    赏析: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脱现实的感觉,通过“抹漆”和“呼灯”的动作描绘了一种虚幻或梦醒的状态。

  5. 一生学道心勿动,养气未敢轻先贤。
    注释:我一生追求修炼之道,心中不应轻易动摇,也不敢轻视那些先贤们的智慧与修养。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坚定信念和对先贤的尊重。

  6. 元忠昔日鬼移床,厅庑之下凡三迁。
    注释:元忠曾经因为鬼神的影响而改变了位置,他从一个房间移动到了另一个,共经历了三次迁移。
    赏析:这里通过“鬼移床”和“三迁”的典故来说明事情的变化无常。

  7. 稚圭卧内见匕首,金带忽置城头边。
    注释:在稚圭的卧室里,他看到了一把匕首,金饰的腰带忽然放置在城墙之上。
    赏析:这一段描写了诡异和紧张的气氛,以及物品的异常出现。

  8. 二公名德余不及,鬼贼揶揄空自怜。
    注释:两位公(指古代官员)的美名和德行我远远不及,鬼魂嘲笑我是自寻烦恼。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前辈官员的敬仰和自己地位的自卑。

  9. 神奸无复照金鼎,偷儿何暇哀青毡。
    注释:邪恶的灵魂不再能照亮金鼎,小偷没有闲暇哀叹青石板上的血迹。
    赏析:这里通过对“神奸”和“偷儿”的刻画,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

  10. 二端是否吁莫辨,一夕仓卒嗟何缘。
    注释:两种不同的意见是否应该提出,我在一个晚上仓促之间感叹为何会有这样的缘分。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不同观点的思考以及对命运的感慨。

  11. 吟哦未断纸窗白,山寺风雨鸣钟悬。
    注释:我仍然在吟咏,直到窗外的月光变得苍白,山寺里传来了风雨中钟声的回荡。
    赏析:这一节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孤寂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

  12. 起来搔首空四壁,湿薪灶婢愁炊烟。
    注释:我起身四处张望,发现四周都是空白,灶里的柴火已经湿润,而婢女们因为炊烟不升而感到忧愁。
    赏析:这一节展现了诗人的无奈和生活的艰辛。

这首诗通过梦境、现实和历史的联想,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的看法。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以及对历史典故的引用,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