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落惊游骑,铃传督运车。
土风殊楚越,驿道仿褒斜。
细雨三更枕,清秋八月槎。
夜听繁管急,渐习五陵奢。

【注释】

①游骑:巡逻的骑兵。②铃传督运车:在驿站设置铃铛,传递运送货物的车。③土风殊楚越:指各地风俗不同。④驿道仿褒斜:驿道是模仿褒斜栈道而修的。⑤三更枕:深夜的枕头。⑥清秋八月槎(chá):泛指秋天,这里指秋天的夜晚。槎,筏,小舟。⑦五陵奢:指五陵贵族的生活奢侈。五陵,长安附近的五个皇族的坟墓,这里借指权贵。⑧渐习:渐渐熟悉、习惯了。

【赏析】

这是组诗中的首篇。诗人于唐玄宗天宝年间第二次上京,即长安。这次入京有感于京城繁华和士人骄奢的生活,写下了这首《再次上京杂咏》十首之一。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城繁荣富庶的景象。

开头二句“箭落惊游骑,铃传督运车”。箭落下来惊动了巡逻的骑兵,铃铛声传来督促运送货物的车辆。这两句写京城的繁荣。一箭射来,惊动了游骑,可见其热闹非凡;一铃传响,便有车辆往来,说明运输繁忙。

下面四句“土风殊楚越,驿道仿褒斜”。“土风”指的是当地风俗,“楚越”泛指中原和南方各地。《史记·货殖列传》说:“楚越之地,地广人众,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蓏蔬食,鱼鳖肉,安业处其俗。”可见楚越之地与中原地区风俗迥异。“驿道”指古代官道或供来往官员行走的道路。“仿”,仿效、模仿。这句说:京城的驿馆道路,是依照褒斜栈道修筑的。褒斜栈道是一条著名的山间栈道,由褒城到斜谷一段,地势险峻,为历代行人所行之道。

“细雨三更枕,清秋八月槎。”三更时分,细雨绵绵,诗人夜不成寐,只得倚枕听雨;八月之夜,乘着槎木小舟渡江。“三更枕”点出时间,“清秋八月槎”写夜景。槎,小船。

最后两句“夜听繁管急,渐习五陵奢。”“繁管”是笙类乐器的一种,用竹管制成,多以七根为一组,排列成行,奏时发出连续的响声,故称“繁管”。五陵,指汉代五位皇帝(汉武帝、光武帝、汉宣帝、汉灵帝、汉少帝)的陵墓所在的地方。这句说:听着那急促的乐声,渐渐地也习惯了五陵贵族的奢侈生活。

整首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既表现了诗人对京城繁华的羡慕,又表现了他厌倦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怀。全诗语言质朴流畅,音韵和谐,形象鲜明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