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塔累荒土,月落冰棱棱。
永怀跏趺叟,松风吹不应。
山房旧净供,素壁一枝藤。
语寂绝禅观,机深超祖乘。
击石迸新火,诸天化为灯。
上有白玉峰,丹梯杳难登。
黄流钜野涨,虎啸悬崖崩。
斯道傥未泯,微言足搜徵。

【诗句】

石塔累荒土,月落冰棱棱。

永怀跏趺叟,松风吹不应。

山房旧净供,素壁一枝藤。

语寂绝禅观,机深超祖乘。

击石迸新火,诸天化为灯。

上有白玉峰,丹梯杳难登。

黄流钜野涨,虎啸悬崖崩。

斯道傥未泯,微言足搜徵。

【译文】
石塔堆积的尘土,月光洒在冰棱上闪闪生辉。
永远怀念那位打坐的老人,松风拂过却无法回应。
山房里曾经供奉的清净之物,如今只剩下一面素壁和一枝藤蔓。
禅语寂静到极点,悟性深邃超越了祖师的教导。
敲击石头迸发出新的火焰,众神都变成了灯光。
上面有一座白玉般晶莹的山峰,攀登上去的道路却难以找到。
黄河水流汹涌澎湃地涌向大海,山崖边虎啸声震天动地。
这条道路如果还能被世人理解,那么微言大义就足以被人们搜寻和挖掘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在石塔中修行的情景,以及他在静谧的环境中感受到的禅意。诗中通过描绘石塔、月光、松风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幽深的氛围。同时,通过对禅师的描述,展现了他对禅理的深入理解和领悟。

“石塔累荒土,月落冰棱棱。”这句诗通过描绘石塔的荒芜和月光下冰棱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荒凉、冷清的氛围。这种场景与禅师的修行环境相契合,暗示了他在这个环境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永怀跏趺叟,松风吹不应。”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一位长时间打坐的老僧的怀念之情。尽管松风拂面,但他似乎并未受到任何影响,依然保持一种深沉的心境。这种心境体现了禅师对于禅理的深刻领悟,也反映了他对内心世界的控制能力。

“山房旧净供,素壁一枝藤。”这句诗描绘了山房中的旧供品和墙面上的藤蔓。这些物品象征着禅宗中的简朴和自然,也暗示了禅师对物质世界的超脱和内省。这种内省让他能够更好地理解禅理,从而超越尘世的纷扰。

“语寂绝禅观,机深超祖乘。”这两句诗表达了禅师对于禅理的深度理解和领悟。他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内涵,能够引导听众进入禅境。他的思维方式深邃而独特,能够超越传统的禅宗教义。这种深度和独特性使他成为了禅宗的杰出代表。

“击石迸新火,诸天化为灯。”这里的“新火”象征了禅师的悟性如同新火一样明亮和炽热。他能够将这种悟性转化为外在的光芒,照亮其他人的心灵。这象征着禅师的智慧和慈悲能够照亮众生的道路。

“上有白玉峰,丹梯杳难登。”这句话表达了一种高远的境界和追求。禅师渴望达到那种至高的修行境界,但道路却充满了艰难和挑战。这种追求体现了禅师对于自身修行的不懈追求和坚韧精神。

“黄流钜野涨,虎啸悬崖崩。”这句诗描绘了大自然的壮美和力量。它象征着禅师内心的坚定和勇气,即使在面对困境时也能够保持冷静和坚韧不拔。这种勇气和坚定使他能够在修行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斯道傥未泯,微言足搜徵。”最后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于禅宗教义传承的重视。禅师认为即使这条道路在某些时代未能得到充分理解,但只要有人愿意去寻找和发掘其中的微言大义,就能够继续推动禅宗的发展和传播。这种对于传承的重视体现了禅师对于佛教智慧的敬畏和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