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策峨眉巅,身轻瞥飞鸟。
悬厓饮崩流,侧石穿暗筱。
高骞荡心目,每恨所历少。
捧香南溟使,绝足腾騕袅。
龙渊明玕秀,恍惚百灵皦。
乘飙讯八公,挂席招五老。
岩光候阴晴,水气变昏晓。
神君层峦倚,商祭通杳眇。
念昔结空寂,厓广绝登眺。
希彼巢居子,寝作止林杪。
钟鸣驿吏动,危坐万籁愀。
馀龄水赴壑,历块迹电扫。
韬精习澄观,俯瞩八纮小。
【注释】振策:扬鞭。峨眉巅:峨眉山巅。侧石穿暗筱(liǎo):侧边岩石穿过幽暗的竹林。悬厓:悬崖。高骞(qiān):高耸。所历:经历。明玕(gān):美玉。騕袅(yā nǎo):骏马,这里指快马。八公:传说中仙人的名字。五老:传说中的五位老人,常乘五色云。岩光:山崖上的光亮。商祭:商朝祭祀,商祭通杳眇,意为商朝祭祀与天相通,遥远渺茫。结空寂:结于空中寂静。崖广绝:崖岸广阔,断绝了人世的足迹。希:少。巢居子:在树上建巢居住的鸟儿。寝作止林杪:睡觉休息栖息在林梢。钟鸣驿吏动:听到寺庙里敲钟声。危坐:端坐着。万籁(lài)愀(qiǎo):各种声音都肃静了。韬精:收敛心神。澄观:清澈地观察。八纮:天下、四周疆域。
【赏析】这是一首道士送别友人的诗。
首联写诗人登峨嵋山巅后所见的景色,“振策”是扬鞭驱马的意思,诗人骑马登上峨嵋山,放眼远望,只见山峦起伏,层峰叠翠;鸟雀在飞,水波在流,一派秀丽的山水画卷。“身轻瞥飞鸟”,写出了诗人的轻盈飘逸,好像他骑的马也随着他的心情而轻松自在。“悬厓饮崩流”,是说站在山崖之上,面对湍急的水流,诗人不禁想喝上一口,但因为山路陡峭,他只好忍痛把嘴合上,不敢下咽。“侧石穿暗筱”,侧边的山石穿过茂密的灌木丛。“高骞荡心目”,形容山峰高峻挺拔,令人心旷神怡,精神为之一震。“每恨所历少”,每次看到这些美景,总感到自己所经历的还不够多。“捧香南溟使”,捧着香烛前往南海诸山名胜去烧香拜佛。“绝足腾騕袅”,绝足即绝尘,腾騕袅即腾飞,形容诗人骑着马疾驰而去。“龙渊明玕秀,恍惚百灵皦”,龙的深渊晶莹剔透,美玉闪烁发光;恍忽之间有百灵鸟在啼叫。“乘飙讯八公”,乘着风速向八公山进发。“挂席招五老”,船帆高举,邀请五老山的神来相会。“岩光候阴晴”,“水气变昏晓”,山中的岩石因阳光和云彩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时而明亮,时而昏暗,时而又变得清晰起来。“神君层峦倚”,“商祭通杳眇”,神灵居于群山之巅,商人的祭祀活动与天相接,神秘莫测。“念昔结空寂,厓广绝登眺。”“结空寂”,指在高处结庐而居,远离尘世的喧嚣。“厓广绝登眺”,山崖如此宽广,已经没有地方可以登高远眺了。“希彼巢居子,寝作止林杪。”“希彼”,希望。“巢居子”,指那些在树上筑巢生活的鸟类。“寝作止林杪”,他们栖息在林梢,过着隐居的生活,诗人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过上隐居的生活。“钟鸣驿吏动,危坐万籁愀。”听到寺庙里的钟声,使诗人从沉思中醒来,万籁俱寂,只有远处传来的钟声,让人心情变得忧郁起来。“馀龄水赴壑,历块迹电扫。”“馀龄”,指剩下的岁月。“水赴壑”,流水冲刷着山沟,形成峡谷深涧。诗人感叹自己已到了人生的暮年,却依然被卷入这滚滚红尘之中,无法摆脱。“历块迹电扫”,诗人的足迹遍布大地,就像电光一闪而过一样迅速消失无踪。《全唐诗》注:此篇盖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秋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