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筑西郊僻,浑如杜草堂。
不烦严武驾,特过碧鸡坊。
注释:玉山草堂,小筑在西郊偏僻的地方,就像杜甫的草堂一样。不烦严武驾,特过碧鸡坊。
赏析:此诗是作者在蜀中任所居之地名为玉山草堂的住所所作。《全唐诗》收录此诗,编者注为“大历三年”。诗中以杜甫的草堂自况,表达了诗人在成都的孤独寂寞和思念故乡的心情。首句“小筑西郊僻”点出诗人的居处,表明这是一处远离尘嚣、清幽静谧的僻壤。颔联“浑如杜草堂”则进一步突出了草堂的意境。杜甫的草堂,是唐代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也是他创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发祥地。诗人在这里,仿佛看到了杜甫当年的身影,感受到他的情怀。尾句“不烦严武驾,特过碧鸡坊”,则巧妙地运用典故,既与杜甫草堂有关,又暗含着诗人自己的处境。严武是杜甫的朋友,他曾为成都尹,曾送杜甫至绵州(今四川德阳)青城山,并题壁曰“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意指杜甫在此可以尽情饮酒赋诗,抒发怀抱。然而如今诗人却不得不独自居住于此,不能像杜甫那样有朋友相伴,不能像杜甫那样自由自在地出入于市井间,只能远远地看着那碧鸡坊,心中不禁涌起一种淡淡的哀愁。整首诗通过对杜甫草堂的描绘,以及对自己孤独处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