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萧然一病身,可怜家计若为亲。
葛花藤蔓供山贡,菰米莲房给水珍。
鹤子见贫能代仆,犬儿知主会憎人。
清朝日日弓旌出,谁说巢由不肯臣?

寄隐士

林下萧然一病身,可怜家计若为亲。葛花藤蔓供山贡,菰米莲房给水珍。

鹤子见贫能代仆,犬儿知主会憎人。清朝日日弓旌出,谁说巢由不肯臣?

注释:

  1. 林下萧然一病身:形容自己身体虚弱,生活困顿。
  2. 葛花藤蔓供山贡:以葛花藤蔓为山中供奉之物。
  3. 菰米莲房给水珍:用菰米和莲子作为珍贵的食品。
  4. 鹤子见贫能代仆:比喻有才能的人在贫困时能够代替别人工作。
  5. 犬儿知主会憎人:形容狗儿知道它的主人是厌恶它的。
  6. 清朝日日弓旌出:形容朝廷官员每天出门都有仪仗队跟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体弱多病的隐士的生活状态,他的生活虽然清苦,但却自得其乐。他利用葛花藤蔓和菰米莲房等自然物品换取生计,体现了隐士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诗中的“鹤子”和“犬儿”分别代表了隐士的仆人和忠实的追随者,他们的行为和性格都与主人息息相关。最后一句“谁说巢由不肯臣?”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士的敬仰和对隐士生活方式的认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状的思考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