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城十二叠瑶光,琪树悬秋四面香。
蛱蝶染花生粉白,玻璃著酒暖金黄。
熏炉旧梦凭荀令,烛扣闲吟属沈郎。
南国雁来书不至,江楼谁为制荷裳。
《无题四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包括七言律诗两首,五言律诗、七言古诗各一首。这些诗作以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爱情和自然的独到见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 第一首:
鹤城十二叠瑶光,琪树悬秋四面香。
- 鹤城象征着一种高洁或遥不可及的境界;
- “琪树”指珍稀的树木,常在古代诗词中象征美好或尊贵的事物;
- “悬秋四面香”描绘了树木四季芬芳的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
- 第二首:
蛱蝶染花生粉白,玻璃著酒暖金黄。
- “蛱蝶”指的是蝴蝶,这里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 “染花”形容蝴蝶翅膀上的颜色变化,也象征着生命的短暂;
- “玻璃著酒暖金黄”描绘了美酒与琥珀色夕阳相结合的景象,展现了一种温暖而沉静的美。
- 第三首:
熏炉旧梦凭荀令,烛扣閒吟属沈郎。
- “熏炉”是一种用于焚香的器具,常用来比喻回忆或怀旧之情;
- “荀令”指的是东汉时期的荀彧,以其智慧和才能著称;
- “沈郎”则可能是指南朝宋的沈约,两人都是文人雅士的代表。
- 第四首:
南国雁来书不至,江楼谁为制荷裳。
- “南国”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南方国家或者诗人的故乡;
- “雁来”象征着远方的来信,但信使却没有带来消息;
- “江楼”则代表了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
- “谁为制荷裳”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或处境的疑惑和无奈。
《无题四首》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通过对季节更迭、生物活动和人际关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爱情和自然的思考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每一句都蕴含着深邃的意象和情感,使得整组诗成为了唐代文学中的瑰宝,至今仍然被人们传诵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