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洲梅发月生波,屋角寒藤半挂萝。
孤石隐林真似马,乱云渡水却如鹅。
步随野老逢人少,闲过邻家有酒多。
转忆淮南粳稻熟,夜归冲雨借田蓑。

沧洲:指江湖。沧,青绿色。洲,水中高地。

梅发:梅花开。波生:水波荡漾。

屋角寒藤:墙角的枯藤。半挂萝:一半挂在屋檐下,一半垂下。

孤石隐林:孤独的石头藏在树林里。真似马:像马的形状。

乱云渡水:乌云飘过江面。却如鹅:却像大雁飞过水面。

步随野老:跟随着一个老头儿走。逢人少:遇见的人很少。

闲过邻家有酒多:经过邻居家门时,发现他家有许多酒。

转忆淮南粳稻熟,夜归冲雨借田蓑:想起淮南的稻子已经成熟,夜里冒着风雨回家去。

译文:
青绿色的江边,梅花在月光中盛开。墙角的枯萎藤蔓,一半垂在屋檐,一半垂在地上。孤独地隐藏在树林中的石头就像一匹黑马,乌云飘过江面,却像一群大雁飞过水面。我跟着一个老头儿走,他遇见的人很少;我经过邻居家门时,发现他家有许多酒。我想起淮南的稻子已经成熟,夜里冒着风雨回家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诗人描绘了江南的春天景象,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将自然景物和自己的情感结合起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首句”沧洲梅发月生波”,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写了沧洲的景色,梅花在月光中盛开,水波荡漾。这一句既点明了沧洲的位置,又描绘了沧洲的美丽景色,为后面的描写打下了基础。

接着诗人以”屋角寒藤半挂萝”、”孤石隐林真似马”、”乱云渡水却如鹅”等句,细致地描绘了沧洲的自然景色。这些句子不仅描绘了沧洲的自然风景,还通过比喻、夸张等手法,将自然景色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使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沧洲的美丽。

最后两句”步随野老逢人少,闲过邻家有酒多”,诗人描绘了自己与乡亲们的互动,以及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情景。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和宁静,还表现了诗人对于乡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沧洲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乡亲间互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