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角不如犀,常不生马厩。
麟趾不如牛,终当在君囿。
我行泰山阿,日观望朝候。
见子被云服,家居夹灵鹫。
揖之不得近,跂慕尘光后。
【注释】
龙角:古代传说中麒麟头上的两角,比喻贵重之物。犀:犀牛,珍贵的动物。常不生马厩:意思是说,即使放在马厩里也难养大。麟趾:指麒麟的蹄子,比喻珍贵的东西。终当在君囿:意思是说,终将归之于你。我行泰山阿,日观望朝候:意谓我来泰山时,每日都在盼望着与你相见。见子被云服,家居夹灵鹫:意谓见到你披着云彩一样的服装,居住在佛国灵山之侧。夹:靠近、依附。灵鹫:印度古国的名山,又称鹫岭。
揖:拜,表示敬意。不得近:不能接近。跂:足踵。慕:羡慕,仰慕。光后:光采之后,指显贵之后。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袁伯长是作者的好友,二人曾共游泰山。这首诗是作者对好友即将离去时的临别赠言。
“龙角不如犀,常不生马厩。”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麒麟角比犀牛角贵重,但麒麟不会生在马厩里。诗人用麒麟和犀牛来比喻朋友的才德和地位。
第三句“麟趾不如牛,终当在君囿”,意为:麒麟的脚不如牛蹄珍贵,终将归之于你。诗人用麟趾和牛蹄来比喻朋友的才能和地位。
接下来两句“我行泰山阿,日观望朝候”,意为:我来泰山时,每日都在盼望着与你相见。“见子被云服,家居夹灵鹫”,意为:见到你披着云彩一样的服装,居住在佛国灵山之侧。诗人用云服和灵山来比喻朋友的身份和地位。
最后两句“揖之不得近,跂慕尘光后”意为:见到你披着云彩一样的服装,居住在佛国灵山之侧。“不得近”是说不能接近你,“跂慕”是羡慕的意思,“尘光后”是说在显贵之后。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朋友未来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