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平地拥高台,窗户层层近日开。
鹤致琼花迎帝子,龙持贝叶礼如来。
云依老树秋如画,峡束飞涛雪作堆。
惆怅当年歌舞地,碧桃开落几千回。

【注释】

虞学士:指虞世南。宜春台:在今江苏丹阳北,是唐太宗为纪念大诗人王勃而建的。传说王勃曾在此送别过他的好友。

“万家平地拥高台”:形容宜春台上人山人海,车水马龙。

“窗户层层近日开”:形容宜春楼的建筑风格十分宏伟,窗户层层叠叠,直通天日,仿佛是向人们敞开了胸怀。

“鹤致琼花迎帝子,龙持贝叶礼如来”:用鹤和琼花迎接天子,用龙拿着贝叶表示对佛陀的崇敬。

“云依老树秋如画”:云彩环绕着古老的大树,秋天景色如同一幅画。

“峡束飞涛雪作堆”:峡谷中波涛汹涌,犹如积雪堆积成山。

“惆怅当年歌舞地,碧桃开落几千回”:当年这里曾经歌舞升平,可是现在只剩下满地的碧桃花儿,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一首登临题咏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篇洋溢着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首联两句写宜春台上人烟稠密,车辆众多。“万家”,喻人多;“平地”,喻地位高。这两句既写出宜春台的繁华,又点出诗人的心境。

颔联写宜春楼上的景色。“鹤致琼花”,以鹤喻贵,以琼花比美,这是古代帝王贵族常用的辞藻。“迎帝子”,用鹤来比喻皇帝,用琼花来比喻天子。“龙持贝叶”一句,用佛教经卷中的梵文字母“贝”字,象征佛法。“礼如来”,以龙来比喻佛祖,用贝叶来代表佛经。这两句把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推翻残暴无道的隋炀帝统治的故事写得活灵活现。

颈联写宜春楼上的景色。上句写景,下句抒情,“云依老树”,借景抒情,暗寓自己对故国山河的怀念之情;“三峡束涛”,写长江三峡之险,也暗示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之情。“雪作堆”,写江面上的浪涛。“雪堆”,比喻浪涛,也隐喻国家的危机。

尾联写故国旧都的变迁与沧桑。“惆怅”,是感叹之意,也含有悲凉、哀伤的意思,表现了对往昔繁荣盛世的无限感慨。“碧桃”,指桃花,古人认为桃木可以制乐器,所以又称桃花为“碧桃”。《三辅黄图》引《汉官仪》说:“武帝时,后宫千门,桃李芬芳。”这句说桃花凋零已久,不知有多少年了。

这首诗通过描绘宜春楼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故国的无限眷恋和感伤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