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阿出匣卷晴虹,谁肯埋光九地中。
万里携书来上国,一时挥翰动诸公。
杜陵避地身将老,宋玉招魂事已空。
前辈交游看欲尽,为君弹泪洒秋风。
【诗句注释】
- 太阿出匣卷晴虹:太阿,古代宝剑名。出自《史记•吴王濞列传》“吴王欲伐楚,周臣曰:‘王毋下江、淮之间,乃入州部,此所谓以一敌十者也。’王如许,夫差乃与吴战于艾陵……”后因以“太阿”为剑的代称。匣,指剑匣。晴虹,指晴天的彩虹。
- 谁肯埋光九地中:谁肯,谁能。埋光,埋没其光,这里借指隐退。九地中,地下九层。
- 万里携书来上国:万里,万里之外。上国,古时对京都长安的别称。
- 一时挥翰动诸公:挥翰,挥笔。动,惊动,使……行动。诸公,众人,指朝中的士大夫等官员。
- 杜陵避地身将老:杜陵,地名,今属陕西省西安市东南。避地,避开战乱的地方。
- 宋玉招魂事已空:宋玉,战国时期楚国辞赋作家,相传他曾作《招魂》,此处可能指作者有感怀故人之意而作。
- 前辈交游看欲尽:前辈交游,指作者与先辈们的关系和交往。看欲尽,似乎要完了。
- 为君弹泪洒秋风:为君,为对方。弹泪,流泪。秋风,秋天的风,比喻凄凉的气氛。
【译文】
太阿宝剑出匣卷起晴虹,谁能埋没它的光芒在九地之中?
你万里之遥带着书信来到京城,那时刻挥毫泼墨震惊了众多朝中大臣!
杜陵避地之时身已将老,宋玉招魂的事情已成空谈。
前辈们交游的人好像都要走完了,我为你伤心流泪洒落着秋天的风。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远道而来的士子思念故旧的情怀。前四句写诗人从远方赶来,看到故乡的晴虹,想到故人的遗物,不禁感慨万千。后四句是说故人已逝,自己孤苦无依。全诗抒发了对故土和故人的怀念之情。
第一句:“太阿出匣卷晴虹”:太阿剑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名剑,传说它的锋利无比,能划破铜镜。这一句的意思是太阿剑被取出了剑匣,仿佛划破了天空一样。这句诗运用想象,把太阿剑比作晴虹,写出了太阿剑的锐利无比;同时,也写出了诗人看到太阿剑时的惊喜和感叹。
第二句:“谁肯埋光九地中”:埋光,就是埋没光芒的意思,用在这里是指太阿剑的光芒被隐藏在地下。这句诗的意思是谁能埋没太阿剑的光芒呢?诗人用了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他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第三句:“万里携书来上国”:万里指的是距离遥远,携带书函而来表示诗人不远千里来到京城长安。上国是古代对京都的称呼,长安是当时的首都。这句诗的意思是带着书函万里迢迢来到京城长安,表现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
第四句:“一时挥翰动诸公”:挥翰是挥写文章的意思,诸公指的是朝廷中的许多官员。这句诗的意思是一时间挥笔作文惊动了许多朝中大臣。这里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京城的文采风流,表达了自己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第五句:“杜陵避地身将老”:杜陵是地名,位于今天陕西省境内。这句诗的意思是躲避战乱来到了杜陵这个地方,自己已经老了。这句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躲避战乱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第六句:“宋玉招魂事已空”: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辞赋家之一,他曾经创作过一首名为《招魂》的诗歌。这里的宋玉招魂可能是诗人在怀念故人时所创作的一首诗歌。这句诗的意思是宋玉招魂的事情已经变得空虚了,用来形容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已经无法弥补。
第七句:“前辈交游看欲尽”:前辈交游,指诗人与先辈们的关系和来往情况。看欲尽,似乎要结束了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前辈们交游的人似乎都已经结束了。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故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过去岁月的回忆。
第八句:“为君弹泪洒秋风”:为君,即为你。这句诗的意思是为了你我忍不住泪水洒落在秋风中。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悲痛之情,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