勍敌双崖立洞门,石棱斜斗浪声喧。
屋前松长山人去,堂上藤垂石佛存。
西望乡关通鸟道,旧题岁月满苔痕。
重来又迫干戈苦,空忆桃花遍水源。

避地石洞有怀罗处士就柬周以立进士强敌双崖立洞门,石棱斜斗浪声喧。

屋前松长山人去,堂上藤垂石佛存。

西望乡关通鸟道,旧题岁月满苔痕。

重来又迫干戈苦,空忆桃花遍水源。

注释:
强敌:比喻强大的敌人,形容山势险峻。
双崖:指两座山峰的崖壁。
石棱:指岩石的棱角。
斜斗:指岩石倾斜的角度。
屋前松长山人去:指诗人在洞口前看到一棵松树长得很旺盛,但山人已经离去。
堂上藤垂石佛存:指石壁上挂着一尊佛像,旁边是一根垂下的藤蔓。
西望乡关通鸟道:指向西望去,可以看到通往家乡的道路和鸟儿飞翔的情景。
旧题岁月满苔痕:指石头上的年月痕迹已经被苔藓覆盖。
空忆桃花遍水源:指诗人曾经在这里欣赏过桃花盛开的景象,但现在只能回忆那些美好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避战乱来到一个险峻的石洞中的所见所感。首联“强敌双崖立洞门,石棱斜斗浪声喧”直接点出了石洞险峻的特点,以及海浪冲击岩石发出的声响。颔联“屋前松长山人去,堂上藤垂石佛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山人的怀念以及对佛像的敬畏之情。颈联“西望乡关通鸟道,旧题岁月满苔痕”通过描绘通往家乡的道路和岁月的痕迹,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往历史的感慨。尾联“重来又迫干戈苦,空忆桃花遍水源”则是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描绘了石洞的险峻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