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云乘雨午桥阴,病眼看花负夙心。
汉水尽堪添绿酒,燕台何得筑黄金。
手攀杨柳曾亲种,路出桃源不易寻。
毕竟知音眼前少,尘埃三尺暗桐琴。
【注释】
春云乘雨午桥阴,病眼看花负夙心。 春云如雨,在午桥上形成一片阴翳。生病时看花了眼睛,辜负了平生的夙愿。
汉水尽堪添绿酒,燕台何得筑黄金。手攀杨柳曾亲种,路出桃源不易寻。 用汉水之水酿酒,可以增添绿色的酒香;用燕台之土筑台,可以铸造金质的宝塔。曾经亲手种下杨柳树,现在却难以找到通往桃花源的道路。
毕竟知音眼前少,尘埃三尺暗桐琴。 终究没有找到一个真正懂得欣赏的人,灰尘三尺之下,那把古琴被遗忘在角落中。
赏析:
这首七绝诗,是作者晚年隐居于汉阴(今陕西勉县)所作。诗人以“春风”起兴,描绘了一幅春天雨后景象图,同时抒发了自己年老体衰、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怀。全诗语言平实无华,意境清幽淡远。
首句“春云乘雨午桥阴”,描绘了春天细雨绵绵的景象,乌云密布的天空中飘洒着细细的春雨,雨水打湿了桥梁的一角,形成了一片阴暗。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心情压抑的心境。
“病眼看花负夙心”,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因病而无法看到美丽的花朵,心中充满了遗憾和失望。诗人因为生病而无法欣赏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汉水尽堪添绿酒,燕台何得筑黄金”,这句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汉水之美和燕台之富的赞美。诗人认为汉水的水质清澈甘甜,可以用来增添绿酒的美味;而燕台的土地肥沃,种植出的粮食可以酿造出金黄色的酒。这些美好的事物都象征着美好的愿望和追求。
“手攀杨柳曾亲种,路出桃源不易寻”两句,诗人回忆了年轻时亲手种下杨柳树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他曾经梦想着能够找到一条通往桃花源的道路,但如今却发现这样的道路已经难以寻找。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最后一句“毕竟知音眼前少”,诗人感叹自己找不到一个真正理解自己的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韧和乐观精神。同时,诗中所蕴含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