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花不惜鬓毛斑,独惜花前得意难。
风雨白衣怜客久,江山彩笔奉君欢。
蛾眉拥雪玉人暖,仙掌擎秋金狄寒。
是处西风著颜色,未应长向故园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在宴会上与客人的对答之作。诗中描绘了宴会上的欢愉气氛和主人对宾客的深情厚意。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 簪花不惜鬓毛斑,独惜花前得意难。
- “簪花”:指插在发髻上装饰花朵。
- “不惜”:不吝惜,不在乎。
- “鬓毛斑”:形容头发因簪花而变得斑白。
- “得意难”:意思是说在众人面前表现出得意的样子很难。
- 风雨白衣怜客久,江山彩笔奉君欢。
- “风雨”:比喻世事无常或人生艰难。
- “白衣”:这里指的是宾客。
- “怜客久”:表示对客人的同情和关心。
- “江山彩笔”:指作者用画笔描绘壮丽河山的能力。
- “奉君欢”:表示为君主带来欢乐和满足。
- 蛾眉拥雪玉人暖,仙掌擎秋金狄寒。
- “蛾眉”:古代美女的代称。
- “拥雪”: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如雪。
- “玉人”:指美男子。
- “仙掌”:形容手如仙人的手掌一样柔软。
- “擎秋金狄寒”:指手持秋天的金色扇子,显得寒冷。
- 是处西风著颜色,未应长向故园看。
- “著颜色”:在这里是指给事物增添色彩。
- “长向故园看”:不应该总是回故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宴会上的场景和主人对宾客的态度,展现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主人对宾客们的到来感到高兴,但也表达了对宾客的担忧。他担心宾客们在宴会上的得意表现难以长久,同时也表达了对宾客们的关爱和尊重。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充满了情感和诗意。整首诗既反映了宴会上的快乐气氛,也表达了主人对宾客的深情厚意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