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笔清江追二刘,奈何垂老入西州。
儿痴竟累张彝死,母老谁为禹锡谋。
风雨魂归金石晚,江山恨满玉关秋。
词林顿尔成憔悴,目送飞云双泪流。

译文与注释

翻译:我拿起笔在清江边追念两位前辈,无奈年老却要进入西州。我的愚蠢行为竟连累了张彝,母亲的年老谁又为禹锡谋虑。风雨让我的灵魂回到金石,江山的怨恨充满了玉关的秋日。词林顿然因憔悴而显得憔悴,目送飞云两行泪水流下。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郭钰的作品。郭钰(约1259—1330后),字国宾,号青萝道人、江东秀隐,晚号灵峰老人,元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出生于浙江义乌,祖籍山西平定。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尤其擅长写山水田园诗和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其作品在当时广受欢迎,影响深远。

全诗通过描绘自己的情感经历,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从”奋笔清江”开始,诗人展示了自己追念两位前辈的壮志豪情。然而,面对岁月流逝的现实,诗人感到无可奈何,只能叹息”奈何垂老入西州”,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悲哀。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因愚笨的行为而连累他人,尤其是儿子张彝,以及母亲年老无人照顾的情况,进一步表达了对家庭责任的沉重感受。

诗中”风雨魂归金石”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的景象,诗人的灵魂仿佛随风飘回故乡,寄托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而”江山恨满玉关秋”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哀叹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最后一句”词林顿尔成憔悴,目送飞云双泪流”,更是直抒胸臆,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挣扎。

郭钰的这种表现方式,既体现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又反映了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通过对个人生活经历的描述,诗人传达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担忧。这种深沉的思考和忧国忧民的情感,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这首诗不仅是郭钰个人情感的真实记录,也是当时社会风貌和人文情怀的生动展现。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以及他所处的历史时期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