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东下势陂陀,中有高人住介坡。
池浸暖红花弄影,窗涵湿翠竹成科。
心如铁石偏能赋,剑倚崆峒只自歌。
清节百年冰雪苦,重逢徐邈问如何。

《介坡诗为郭彦文赋》是元代诗人郭钰所作,其全诗如下:北山东下势陂陀,中有高人住介坡。池浸暖红花弄影,窗涵湿翠竹成科。心如铁石偏能赋,剑倚崆峒只自歌。清节百年冰雪苦,重逢徐邈问如何?

诗句解读

  1. 北山东下势陂陀:这句描述了北方的山峦向东南方倾斜,形成了一个形状如“介坡”的特殊地貌。这里的“介坡”可能象征着某种独特的地理特点或文化意蕴。

  2. 中有高人住介坡:诗中描绘了一位居住在介坡(即特定地形)的高人所居之处,这位高人可能是一位学者、隐士或者有特殊才能的人。

  3. 池浸暖红花弄影:描述了一个池塘中的花朵在水中摇曳生姿,形成美丽的倒影。这里的“暖红”可能指的是花朵的颜色,而“弄影”则形象地描绘了光线与水面相遇时的景象。

  4. 窗涵湿翠竹成科:窗户旁的竹子因潮湿而显得郁郁葱葱,形成了一片竹林。这里的“湿翠”强调了竹子的新鲜和生机勃勃的状态。

  5. 心如铁石偏能赋: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内心坚韧不拔、刚强如铁的信念。这里的“赋”可能是指诗歌创作,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6. 剑倚崆峒只自歌:描绘了诗人手持宝剑,独自在崆峒山进行歌唱的场景。这里的“崆峒”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点,也可能是指一种特定的意境。

  7. 清节百年冰雪苦: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一生都在经历艰苦的考验,如同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冰雪期。这里的“清节”可能是指诗人的高尚节操,而“百年冰雪”则形象地描述了时间的长河和人生的艰难。

  8. 重逢徐邈问如何:最后一句展现了诗人与旧友重逢的情景,并询问对方近况如何。这里的“徐邈”可能是指一位老朋友或知交,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