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马门前久绝踪,柴关长借白云封。
人情翻覆殊无赖,心事依违遂渐慵。
恩怨一时弥子马,似真千古叶公龙。
春花总被春风误,老去山中始种松。
诗作注释:- 感寓:感慨寄托。
- 车马门前:指诗人住所门前,曾经是车马往来频繁的地方。
- 柴关:指简陋的柴门。
- 白云封:用白云作为屏障。
- 人情翻覆:形容人心变化无常,难以捉摸。
- 心事依违:心情犹豫不决。
- 恩怨一时:恩怨情仇在一时之间。
- 弥子马:弥子瑕,春秋时晋国大夫,因受宠而骄纵,后被晋灵公杀害。
- 叶公龙:叶公梦见真龙,但醒来却变成了一条蛇。
- 春花总被春风误:春天的花总是容易受到春风的吹拂而凋零。
- 老去山中始种松:年老后才在山中种松树。
译文:
车马停在门前已久不见踪影,简陋的柴门常常借白云遮掩。人心的变化无常令人失望,我的心情犹豫不决渐渐懒散。一时的恩恩怨怨就像弥子瑕一样,似乎真的存在但终究只是幻觉。就像叶公梦到真龙却被惊走,春天的花总是容易被春风所伤。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在山中才重新种下松树。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世事变幻和人情冷暖的感慨。首句“车马门前久绝踪”,表达了过去车马繁忙的场景已不复存在,门前冷清的景象与往日热闹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时间的变迁和环境的变迁。次句“柴关长借白云封”则进一步描绘了门前的简陋景象,通过比喻白云作为屏障,暗示了环境的限制和内心的孤独。
第三句“人情翻覆殊无赖”,直接揭示了人情世故的无常和复杂。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复杂人际关系的无奈和失望。第四句“心事依违遂渐慵”则进一步抒发了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这里的“依违”意味着犹豫不定,反映了作者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压力时的心理状态。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历史典故和寓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如“恩怨一时弥子马”引用了弥子瑕的故事,暗示着短暂的恩惠也可能带来灾难;“似真千古叶公龙”则是借用叶公梦龙的典故,表达了虚幻不实的悲哀。最后两句“春花总被春风误,老去山中始种松”,则以自然景物为喻,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主题。
整首诗通过对车马、柴扉、白云等物象的描绘,以及对人情、心事等主题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