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窗深锁翠寒,松花不扫紫苔干。
自将名姓题修竹,延桂楼前第五竿。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访龙长史不遇》,全诗如下:
鹦鹉窗深锁翠寒,松花不扫紫苔干。
自将名姓题修竹,延桂楼前第五竿。
译文:在鹦鹉楼上深深锁着窗户,翠绿的梧桐叶在寒风中瑟瑟抖动。没有打扫的松树,上面还挂着几粒松果,紫色的苔藓已经干裂。我把自己的姓名写在了修竹上,那是在龙长史家的门前。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初到成都时所作,当时他正在为生活所困扰,所以写下这首诗。首句“鹦鹉深锁”,写出了自己身处的环境;二句“不扫”写出自己的处境之清闲,三、四两句写自己的处境之孤独,“第五竿”表明自己处境之凄凉,但自己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依然坚持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全诗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
【答案】
①鹦鹉:即凤凰木,又名火焰木。②修竹:竹子长而直,比喻人的品行端洁。③第五竿:指龙长史家屋后第五棵高高的竹子。因为只有龙长史家才有五棵竹子,所以杜甫把自己比作这五竿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