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尘沙倦长道,却爱君家桂树好。
桂树未花意自香,暮云卷雨秋先到。
月光满地无洒扫,石磴高低藉幽草。
满壶美酒共倾倒,一洗烦襟静怀抱。
昔年夏屋高渠渠,只今结茅自有馀。
兄弟白头俱孝友,高堂慈母多欢娱。
兵革未息民未苏,吾徒正合山岩居。
子弟长大宜读书,浮云富贵何有无。
桂树与人共长久,从此栽培更深厚。
万叶团阴烟雾间,孤标发秀风霜后。
半亩玲珑斜月透,翠光寒色浮衿袖。
八月花开我再来,君当剩贮千钟酒。
【注释】
古桂树行:诗题。
六月尘沙倦长道,却爱君家桂树好:六月尘土使道路疲倦,而偏爱你家的桂树。
暮云卷雨秋先到:傍晚云层卷起,秋天的气息已经来临。
月光满地无洒扫,石磴高低藉幽草:月光洒遍了大地,没有打扫,石阶高低不平,借助着茂盛的野草。
满壶美酒共倾倒,一洗烦襟静怀抱:把满壶的美酒倾倒出来,一扫心中的烦恼和忧愁,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
兵革未息民未苏,吾徒正合山岩居:战争尚未平息,百姓还处于困苦之中,我们这些人正好隐居在山中。
子弟长大宜读书,浮云富贵何有无:孩子们长大了应该好好读书,富贵荣华是暂时的,何必追求呢?
万叶团阴烟雾间,孤标发秀风霜后:万片叶子凝聚成一片阴凉的云雾,桂花独自挺立在寒冷的霜雪之后。
半亩玲珑斜月透,翠光寒色浮衿袖:一亩大的桂花树玲珑剔透,月光从枝叶间透射进来,映衬出它那苍翠欲滴的色泽。
八月花开我再来,君当剩贮千钟酒:八月桂花盛开时,我要再次来到你的门前,你要准备足够的美酒招待我。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冬,诗人流寓江陵时所作。当时作者因得罪肃宗而被贬至岳州,心情抑郁,于是借咏桂抒发自己对朝廷的怨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高远。
首联“六月尘沙倦长道,却爱君家桂树好。”诗人用反说的方法表达自己对官场的厌倦。诗人以“尘沙”形容旅途之艰难,以“倦长道”表现仕途的坎坷。然而,他偏偏喜爱“君家桂树好”,说明他对这株桂树情有独钟,并把它当作自己的知己。
颔联“桂树未花意自香,暮云卷雨秋先到。”写这株桂树不待花开,便已散发出浓郁的清香,而且它的芬芳比暮云晚归、秋雨早到还要强烈。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自然界中的风云雨露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感和性格。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来写这株桂树,突出其香气之浓,同时暗含诗人自己虽身处逆境仍保持高尚节操的寓意。
颈联“月光满地无洒扫,石磴高低藉幽草。”写诗人漫步在这幽静的小径上,四周被皎洁的月光洒满,连地面都不需打扫。诗人沿着崎岖不平的石阶行走,时而登上高处,时而踏下低处,借着草丛的遮掩,避开行人的视线。
这两句诗写出了环境的清幽、景色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喜爱。
颈联“月光满地无洒扫,石磴高低藉幽草”
尾联“桂树与人共长久,从此栽培更深厚。”诗人进一步表明,他将与这株桂树结下不解之缘,共同度过漫长的时光。
尾联“桂树与人共长久,从此栽培更深厚。”诗人进一步表明,他将与这株桂树结下不解之缘,共同度过漫长的时光。
这首诗写诗人被贬谪后,流落江陵,在友人家中看到一株桂树,感慨万千。首联以否定的方式表达对官场的憎恶;颔联通过拟物的手法赞美桂树的香气;颈联写自己欣赏这株桂树的情景;尾联表达要与桂树同生共长的愿望。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