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深五月啭黄鹂,秋到惟闻乌夜啼。
欲寄相思无便使,空吟短句付诗奚。
【注释】
①奉和:向人称谢。刘伯温(131—1372),名真,字伯温,号潜夫、左道先生等,青州临济(今山东临淄)人。元明之际文学家。有《诚意伯文集》。员外:官职名。漫兴:随意作诗。②山深:指深山。五月:初夏。③啭(zhuàn):鸟鸣叫。黄鹂:一种黄色的鸟。④秋到:秋天到来。⑤便使:方便。⑥空吟:徒自吟咏。短句:短小的句子。诗奚:即诗歌。
【赏析】
此诗是元末诗人刘基(刘伯温)奉和友人之作。诗中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山深五月啭黄鹂”,开篇点明季节与地点。五月,正是山野间黄鹂鸣唱的时候;“山深”,点出了地点,也渲染了气氛。诗人用“山深”“五月”这样的词语来描写,既写出了景色,又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秋到惟闻乌夜啼。”这是说到了秋天,只听到乌鸦在夜里啼叫的声音。“惟”表示只有,“唯”表示只是,“乌夜啼”中的“乌”就是“乌鸦”,“夜啼”中的“夜”就是“夜间”。这里的“惟”和“唯”都是表示强调的副词,用来突出“乌夜啼”这个动作。诗人通过描绘这一景象,表现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前两联主要写景,后两联则转为抒情。“欲寄相思无便使,空吟短句付诗奚。”诗人想要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却没有机会实现,只能徒自吟咏那些简短的句子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这里,诗人用了一个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一只小鸟,渴望飞翔却无法挣脱束缚,只能无奈地吟咏着短句。这种表达方式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