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寒苦积阴,烈风无时休。
况兹在万山,居然抱穷愁。
矫首瞻王明,偏照东南州。
阳春一以布,皇华载咨诹。
感彼草木秀,使我疮痍瘳。
愿安黎庶心,六辔少淹留。
【注释】
朔寒苦积阴,烈风无时休:朔,北。朔寒苦指北方的寒冷天气,积阴指阴云密布。烈风无时休指狂风不止。
况兹在万山,居然抱穷愁:此指诗人所处之地,四面环山,地势险要,人烟稀少。
矫首瞻王明,偏照东南州:王明指太阳。矫首仰望,形容诗人抬头远望。偏照东南州指阳光斜照在东南方向的州郡。
阳春一以布,皇华载咨诹:阳春即春日,阳春一以布指春天到来,到处生机勃勃。皇华载咨诹指天子派出使者到各地去咨询和视察。
感彼草木秀,使我疮痍瘳:草木秀指春天来临,草木欣欣向荣;疮痍瘳指疾病痊愈。
愿安黎庶心,六辔少淹留:愿希望天下百姓的心能够安定,自己能够少留一些时间。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期间所作。当时他身居草堂,虽身处乱世之中,但心中仍有一片天地。
首联“朔寒苦积阴,烈风无时休”,写自己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恶劣,气候严寒,风力强劲,四野萧瑟。这两句为下文写自己的内心感受和遭遇埋下了伏笔。颔联“况兹在万山,居然抱穷愁”,进一步点明自己的处境,四面环山,地势险要,人烟稀少,因此心中常常有穷愁之感。颈联“矫首瞻王明,偏照东南州”,写抬头远望,只见阳光斜照在东南方向的州郡,而自己所在的四川地区却长期处于战争之中,民生凋敝,国势衰微,因此心情十分沮丧。尾联“感彼草木秀,使我疮痍瘳”,写自己看到春天来临,万物复苏,草木茂盛,感到心情舒畅,身体也渐渐康复。最后一句更是表达了诗人的心愿,希望自己能够多留一些时间,多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杜甫虽然身处乱世之中,但依然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写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读来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