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寺前朝旧,山林宿业空。
法身无幻坏,藏骨自神通。
宝供珊瑚碧,珠花舍利红。
无缘香一瓣,回首佛堂中。

这首诗描绘了般若寺的壮丽景象和神秘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思考。

诗句释义:

  1. 塔寺前朝旧,山林宿业空。
  • 塔寺前朝旧:指的是般若寺历经朝代更迭,依旧屹立在山门前。
  • 山林宿业空:表示般若寺如同深山中的古树,经历了无数岁月的洗礼,仍然保持着它的神秘和庄严。
  1. 法身无幻坏,藏骨自神通。
  • 法身无幻坏:表示般若寺的佛像没有形体上的改变,依然保持着神圣不可侵犯的状态。
  • 藏骨自神通:表示般若寺的僧人通过修行和悟道,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能够洞察世间万物的本质。
  1. 宝供珊瑚碧,珠花舍利红。
  • 宝供珊瑚碧:表示般若寺内的供奉物品都是珍贵的宝物,其中珊瑚和碧玉是最常见的两种。
  • 珠花舍利红:表示般若寺内的舍利子是佛教圣物,它们呈现出鲜艳的红色,象征着佛陀的慈悲与普度众生的愿力。
  1. 无缘香一瓣,回首佛堂中。
  • 无缘香一瓣:表示般若寺内没有香烟缭绕,只有淡淡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这可能是因为般若寺远离尘嚣,远离繁华,所以人们无法在这里感受到香烟缭绕的热闹气氛。
  • 回首佛堂中:表示诗人站在佛堂外,回头望向佛堂内部,感受到了佛堂内部的宁静和庄重。这种感受源于般若寺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修行环境,使得人们在进入佛堂后能够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般若寺的描绘,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修行环境。诗中通过对比塔寺前朝旧和山林宿业空,突出了般若寺的古老和神秘;通过描述法身无幻坏和藏骨自神通,表达了般若寺内僧人的精神境界;通过形容宝供珊瑚碧和珠花舍利红,展示了般若寺内丰富的宗教文化和珍贵文物;最后通过无缘香一瓣和回首佛堂中两个细节,表达了诗人对般若寺独特修行环境的感受和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感悟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