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一片雪,何日落中华。
皎洁无藏处,虚空自作花。
石厓穿乳窦,海岸叠潮沙。
底用分荆越,诸方总是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衡山福严寺》。

我们来逐句翻译这首诗。

  1. 雪山一片雪,何日落中华。(”雪山”指的是中国南方的山脉或丘陵地带,而”雪”则表示这些地方常年积雪,形成了壮丽的景象。)
    译文:中国南方的山脉或丘陵地带,常年覆盖着厚厚的积雪,等待着何时才能融化。
  2. 皎洁无藏处,虚空自作花。(”皎洁”是指明亮的月光照射下,山峰和云海显得格外清晰和明亮。”虚空”则指天空中没有遮挡的地方,可以想象为无边无际的天空。)
    译文: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山峰和云海,使得它们显得更加洁白无瑕,仿佛是在虚空中绽放的花朵。
  3. 石厓穿乳窦,海岸叠潮沙。(”崖”指的是悬崖峭壁,”乳窦”则是岩石上的洞穴,形状如同乳汁一样细腻。”潮沙”则是海浪冲刷过的沙滩,层层叠叠、连绵不绝。)
    译文:岩石峭壁上有像乳房一样的孔洞,海岸上则是一层层被海水冲刷过的沙滩,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4. 底用分荆越,诸方总是家。(”底用”意为何必要,”荆越”是指中国南方的荆门和越地,即今天的湖北和浙江一带。)
    译文:这些美景无需区分荆门和越地,因为这些都是中国南方的美丽之地,都是我们的家乡。

接下来是对诗句的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南方的自然美景,通过”雪山”、”雪”、”皓月”等词汇,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诗中的”皎洁无藏处,虚空自作花”一句,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叹。同时,”石厓”、”乳窦”、”海岸”等词汇,又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最后,”底用分荆越,诸方总是家”一句,更是强调了自然之美无处不在,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我们的家园。

这首诗通过对中国南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和自豪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