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洒秋色,平湖生白波。
客心贪路急,帆腹受风多。
落木生诗思,惊禽避棹歌。
舟行不借酒,兀坐奈愁何。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浏览全诗,把握诗歌大意,最后对每一联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联:“召入国学雨中过高沙湖。”意思是我被召到国子监读书,在下雨天经过高沙湖。“召入”是应召的意思,“国学”是国子监,古代最高学府;“雨中”表明天气阴沉,“过高沙湖”表明诗人在雨中经过高沙湖。

第二联:“细雨洒秋色,平湖生白波。”意思是细雨洒满秋天的景色,平湖上生出许多白色的波浪。“秋色”指秋天的气息,“平湖”指平静的河湖,“生白波”指湖面上生出许多浪花。此句写景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大到小,写出了湖面的动态,表现了湖面上的景色。

第三联:“落木生诗思,惊禽避棹歌。”意思是树上的落叶引发我的诗思,惊起的鸟雀躲避船桨的声音。“落木”指树叶飘落,“诗思”指诗人的思想感情。“惊禽”指惊飞的鸟。“避棹”指躲避船桨的声音。此句写诗人因落叶而引发诗思,因惊飞的鸟而躲避船桨的声音,写出了鸟雀与树叶的动作,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感受。

第四联:“舟行不借酒,兀坐奈愁何。”意思是虽然可以借酒消愁,但我不能借酒消愁。“舟行”指船在水上行驶,“兀坐”指一个人坐着发呆。“奈愁何”意为:怎么能消除愁闷呢。此句写诗人想借助酒来消除心中的愁闷,但又觉得借酒消愁并不能真正消除愁闷,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

【答案】

【参考译文】

我被召到国子监读书,在下雨天经过高沙湖。细雨洒满秋天的景色,平湖上生出许多白色的波浪。树上的落叶引发我的诗思,惊起的鸟雀躲避船桨的声音。虽然可以借酒消愁,但我不能借酒消愁。

赏析:

首联“召入国学雨中过高沙湖”,点出时间、地点及人物身份,交代了写作背景。“召入”是应召的意思,“国学”是国子监,古代最高学府;“雨中”表明天气阴沉,“过高沙湖”表明诗人在雨中经过高沙湖。

颔联“细雨洒秋色,平湖生白波”,写景。诗人在雨中经过高沙湖,看到细雨洒满了秋天的景色,平湖上生出许多白色的波浪。这一句写景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大到小,写出了湖面的动态,表现了湖面上的景色。

颈联“落木生诗思,惊禽避棹歌”,抒情。树上的落叶引发我的诗思,惊起的鸟雀躲避船桨的声音。这两句写诗人因落叶而引发诗思,因惊飞的鸟而躲避船桨的声音,写出了鸟雀与树叶的动作,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感受。

尾联“舟行不借酒,兀坐奈愁何”,议论。虽然可以借酒消愁,但我不能借酒消愁。这两句写诗人想借助酒来消除心中的愁闷,但又觉得借酒消愁并不能真正消除愁闷,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