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明廷秀,受业自南宗。
心诀提为印,禅机捷若锋。
炉香来化鹤,瓶水豢降龙。
弟子经窗外,应占旧偃松。

【注释】1. 明廷秀:指僧人名。2. 受业:接受佛教的教法。3. 心诀:佛家术语,即“戒心”。4. 禅机:禅宗用语,指禅宗的机锋(禅宗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和契机,只有通过直觉和顿悟才能达到真理的境界)。5. 炉香:供品中的一种,代表佛教中的熏香供养。6. 化鹤:传说中仙人骑的白色大鹏鸟,能飞升天界。7. 瓶水豢降龙:瓶内盛水,瓶口垂下丝线系住龙蛇等动物,使之悬空而不得动弹,用以驯服它们。8. 偃松:垂倒的松树。9. 占:占据、占据的意思。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赠诗,写的是送别一位蒙古僧人的故事。诗人以高度的艺术概括手法,将这位高僧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情景描绘得生动形象,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在艺术表现上,全诗采用白描的手法,不事藻饰,语言质朴自然,却有韵味悠长;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前后呼应,一气呵成。

开头两句点题:这位僧人名叫明廷秀,从南宗学佛,受业为僧,并把所学佛法作为自己的心诀。“心诀”二字,不仅表明了僧人学佛的目的和宗旨,而且也暗示出他学佛的道路。第三句紧承“心诀”,进一步写出他的禅功造诣。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僧人的禅功比作锋利的利剑,既形象贴切,又富有诗意,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中间四句写僧人离去的情景和他留下的教诲。前两句用拟人的手法,描写僧人离去时的神态:像仙人一样骑着白色的大鹏鸟腾云驾雾而去,又好像驯兽师用丝线系住龙蛇,使它悬空不能动弹一样。后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僧人留下的教诲。他用炉香供养佛陀,使佛陀得以净化;他用瓶水驯服了龙蛇,使它不敢妄动。这里用“应”字收束,说明这种教诲具有很大的威慑力,弟子们应当牢记在心。

末两句写僧人离去后的情景。他离开黄龙寺,经过窗外时,仿佛看见一株古老的偃松被弟子们所占据。这里用象征的手法,表明寺院里已无僧人,只剩下这些弟子在守山看庙了。

整首诗篇幅虽短,但却写得情景交融,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