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刹西江外,师居最上方。
山神出护法,天女下焚香。
久客霜髭满,归舟云树长。
秋期到天目,容我借禅床。
注释:在古寺的西江之畔,住着一位高僧。山神护法,天女焚香。他已是一位年老的长者,胡须如霜。归舟在云中飘荡,树影映入水中。秋天到了天目山,让我借他的禅床休息。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诗人通过对寺庙、山神和天女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期望。
古刹西江外,师居最上方。
山神出护法,天女下焚香。
久客霜髭满,归舟云树长。
秋期到天目,容我借禅床。
注释:在古寺的西江之畔,住着一位高僧。山神护法,天女焚香。他已是一位年老的长者,胡须如霜。归舟在云中飘荡,树影映入水中。秋天到了天目山,让我借他的禅床休息。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诗人通过对寺庙、山神和天女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期望。
这首诗名为《落红》,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五言,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 第一句:“扫花游 落红” - 解释:“在春日里,我漫步于落英缤纷之地,感受着花瓣纷纷飘落的景象。” - 赏析:开头即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 第二句:“洗春雨急,碎万点胭脂,荡空无影。” - 解释:“春雨匆匆落下
诗句解读 玉儿睡醒后,头帕蒙面 - 这里的“玉儿”可能是指一位女子的名字或者代称,"睡醒后头帕蒙面"描绘了她醒来时的情景。 更娇柔,见郎羞 - “更娇柔”可能形容她醒来后的娇媚状态,而“见郎羞”则表现了她在看到某人时的羞涩感。 缟袂仙人,一笑艳明眸 - 这里用“缟袂仙人”形容她的服饰或气质,同时“一笑艳明眸”描述了她的笑容及其明亮的眼神。 粉瘦红憨春梦断,画阑畔,对西风 -
解析: - 第一句: “阖闾城外绿杨枝”指的是在吴国国王阖闾的城门外,长满了绿色的杨柳枝条。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景色,可能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或感慨。 - 第二句: “一丝丝”可能意味着细长且脆弱的东西,这里可以理解为柳条。“比吟髭”则是将柳条比喻为胡须,增添了一丝诗意和形象性。这句诗通过比较,展现了柳枝与胡须的相似之处。 - 第三句: “比似吟髭,不似少年时
【解析】 此词写一位女子对远行的情人的思念。上片起首三句写女子临镜梳妆,欲寄相思无一字;接下两句,以芳心重省来表现其内心的痛苦。“鬓亸云低,眉颦山远”是写她因愁思而消瘦,容颜憔悴,眉如远山,黛色如云。“去翼宜相映”则形容她的眉与鬓发相映,更增其愁思之苦。下片写她对情人的思念和牵挂。“娇波频送”三句写她频频地以眼波送情,好像水波一样,又好像秋水一样,把情人的身影都映在水里,使情人仿佛也在眼前了
【注释】 崔嵬:高耸的样子。轩:指华丽的车子。 已叱仆(pū)夫(lì):已经呵斥驾车的人。回辕:调转车头。 无端:无缘无故,没来由。 媒(méi)劳:媒人牵线搭桥。恩绝:恩情断绝。则然:如此。 还坐:回到座位上。我闲:自得其乐,不受拘束。 无知:没有知音。绝弦:指不再弹琴。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长安任监察御史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失望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有客有客在门”起兴
【注释】 梨园:原指唐玄宗时教习歌舞的官署,后来泛指歌舞院。 卿卿: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宝柱:古代乐器筝上的柱。 银甲:形容筝弦发出的音响像银甲一般铿锵。 可人处:美妙动人之处。 娇(qiāo)银甲:形容筝音婉转柔美。 宜与画看:好像可以放在画里观赏。 徽容妍丽:指歌伎容貌美丽。 莺思缠绵:形容歌声宛转动人。 多情:指对歌伎有情的人。曾相遇:曾经相逢。 归舟:指回家的船。字:指记下。
江城子·惜花 牡丹芍药冠池台。 缕金杯,锦云堆。 最恨颠风,横雨故相催。 国色天香虚过了,红片片,卧苍苔。 绿阴篱落暗香来。 野酴醾,刺玫瑰。 照眼遗芳,烂漫趁晴开。 纵使专春春有几,花到此,已堪哀。 注释: - 牡丹芍药冠池台:牡丹和芍药是古代中国园林中常见的植物,常用于点缀池塘和平台。冠在这里意味着装饰或衬托的意思,池台即池边和台榭。 - 缕金杯:用金线装饰的杯子,形容酒杯精美华丽。 -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根据对全诗的理解进行理解分析。注意要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语来理解。如“黄”“将上场”“何乡”“暴尪”“青楼娼”“风日”等词的含义,以及诗人的情感倾向,并结合全诗加以理解概括即可。 【答案】 农民们忙于上场收割。②田家忙,丈人荷担,儿牵妪衣妇挈囊,都为了能多得一些粮食。③汗流浃背
江城子·枕顶 【注释】 合欢花样满池娇。 - 形容花的形态美丽如合欢花,充满池塘。 用 心描。 - 用心细致地描绘。 数针挑。 - 用针线细心地缝制。 面面芙蕖,闲叶映兰苕。 - 荷花和莲叶相映成趣,莲叶上反射着兰花的样子。 刺到鸳鸯双比翼,应想像,为魂销。 - 将鸳鸯比作一对翅膀互相支撑的鸟,形象地描绘了鸳鸯相互依偎的情景,令人感受到一种灵魂上的共鸣。 巧盘金缕缀倡条。 -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辛稼轩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西湖夜景图。下面逐句翻译并加上注释和赏析: 1. 石州慢 题玉笙手卷(节选) - 【诗句】:石州慢 题玉笙手卷 - 【译文】: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夜景的词作。 2. 仙去缑山,宴罢武夷,琼响吹彻。 - 【注释】:缑山,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是道教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武夷,即武夷山,位于福建,是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 - 【赏析】
【注释】1. 明廷秀:指僧人名。2. 受业:接受佛教的教法。3. 心诀:佛家术语,即“戒心”。4. 禅机:禅宗用语,指禅宗的机锋(禅宗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和契机,只有通过直觉和顿悟才能达到真理的境界)。5. 炉香:供品中的一种,代表佛教中的熏香供养。6. 化鹤:传说中仙人骑的白色大鹏鸟,能飞升天界。7. 瓶水豢降龙:瓶内盛水,瓶口垂下丝线系住龙蛇等动物,使之悬空而不得动弹,用以驯服它们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提示,从诗歌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的角度去思考。“佛法无多子,西山雪柱天。”大意是说:佛法虽少,但像西山上积雪那样高耸入云。这句写景,为下文写人作铺垫。接着,作者写到:“应寻葱岭去,方解少林禅。”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应该到葱岭去寻求佛法,才能理解少林寺的禅。这里,“葱岭”是指葱岭寺,即今印度菩提伽耶寺
【译文】 海口的潮水正涌起,江水汹涌澎湃不能止。 狂风席卷天地间,烈日炙烤大地光闪闪。 鹢首鸟飞来何处?鹢尾鱼跃去何方? 吴儿们争夸海口壮观,车马行人傍晚填满城。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海口观潮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海口潮水的壮观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诗句释义: 数日好风色,行人应到家。 秋花香独耐,寒雁字多斜。 注释与赏析: - 词语解释: 1. 数日好风色:形容天气非常好,有和煦的风。 2. 行人应到家:暗示旅途将结束,即将回到家中。 - 诗词赏析: 1.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归家的愉悦心情,同时也体现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2.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秋风、菊花),以及动物(寒雁)的观察
溪居山水小景二首 想像溪居好,时来放钓船。 沧洲茅屋路,春水白鸥天。 林壑无多地,烟霞自一川。 底须论咫尺,对此已茫然。 【注释】 想像溪居好,时来放钓船。想像:想象、设想。沧洲:大江中沙洲。茅屋路:茅屋小路。沧洲指长江中的沙洲。沧洲指长江中的沙洲,这里代指江边。 沧洲茅屋路,春水白鸥天。沧洲:指长江中的沙洲。茅屋:草舍。沧洲指江边的沙洲,这里代指江边。 林壑无多地,烟霞自一川。林壑:山林山沟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 诗句解读 1. 何处野人村,微茫涧谷分 描述了一个位于山间溪流旁的村落,环境幽静而偏远。"微茫涧谷分"表达了涧谷的深邃与模糊,暗示了村落的隐逸特质。 2. 林多太古树,山有四时云 这里描绘了山林中古老的大树和四季变幻的云雾,体现了自然的恒久美和变化无常。 3. 鸟迹还成道,猿啼或作群 通过鸟迹和猿啼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