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孤戍水边营,落日无人已断行。
瓯脱数家门早闭,轒温千帐火宵明。
白摧野草狼同色,秋入榆关雁有声。
最是不禁横笛怨,海天秋月不胜情。

《上京秋日三首》是元代文人张翥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日的壮丽画卷,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边塞将士的深深敬意和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下面将逐句解释全诗内容及其含义:

  1. 诗句原文
  • 山前孤戍水边营,落日无人已断行。
  • 瓯脱数家门早闭,轒温千帐火宵明。
  • 白摧野草狼同色,秋入榆关雁有声。
  • 最是不禁横笛怨,海天秋月不胜情。
  1. 译文解析
  • 山前孤戍水边营,落日无人已断行。:这句诗描述的是山前的一座孤独的哨所和河边的军营,在落日时分,没有人行走,整个场景显得寂静而荒凉。
  • 瓯脱数家门早闭,轒温千帐火宵明。:这两句诗描绘了家家户户早早关上大门的景象,而远处的帐篷里传来了温暖的光芒和火光。
  • 白摧野草狼同色,秋入榆关雁有声。:这里的“白摧野草”形容秋天的草原被风吹得干枯,颜色暗淡;“雁有声”则描绘了秋天时节,大雁南飞的凄凉景象。
  • 最是不禁横笛怨,海天秋月不胜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无法抑制的哀怨之情,尤其是面对辽阔天空中的明月,那种深深的感情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1. 关键词解释
  • 山前孤戍水边营:指的是边远地区的重要军事哨所。
  • 落日无人已断行:描绘了一个宁静而萧瑟的黄昏景象,无人行走,一片死寂。
  • 瓯脱数家门早闭:指村庄或城镇中的家庭在傍晚之前就已经关闭了门扉。
  • 轒温千帐火宵明:描述了夜晚帐篷内点起的灯火,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感觉。
  • 白摧野草狼同色:形容秋天草木枯萎的颜色,与野兽的颜色相似。
  • 秋入榆关雁有声:描写了秋天时节,大雁南飞的声音。
  • 横笛怨:使用横笛这种乐器演奏的音乐来表达哀怨之情。
  • 海天秋月不胜情:表达了诗人面对辽阔的天空和圆月无法抑制的情感。
  1. 赏析
  • 这首诗不仅是对边塞风光的描绘,更是对战争与和平、生与死的深刻反思。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和人物情感的流露,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悲怆和感慨。
  • 张翥通过这些具体而形象的描述,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宏大又细腻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引发了对生命价值和存在意义深入的思考。

《上京秋日三首》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的诗作,它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人文情怀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细刻画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张翥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思考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