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家门外立双楹,丹染旌书照路明。
此媪何如陶母传,诸郎具是董生行。
春泉跃鲤饶佳味,晓树啼乌有喜声。
孝节从来贫始见,秦台那用筑怀清。
云州龙门镇韩母刘孝节卷张翥描绘古风美德与家庭和谐
- 诗意解析
- 诗句“韩家门外立双楹,丹染旌书照路明”描绘韩家门前的壮丽景象,丹红旗帜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鲜艳夺目。
- 诗句“此媪何如陶母传,诸郎具是董生行”则通过比较表达了对韩母品德的赞赏,认为她比古代的陶母和董生更有道德风范。
- 诗歌背景
- 此诗创作于元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传统美德的重视和尊崇。诗人通过对这一家庭的描述,展现了其和谐的家庭氛围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 关键词注释
- “韩家”:指作者自己的家族,诗人以此表达对自身家族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 “双楹”:古代建筑中两根立柱形成的门框,这里用以形容韩家大门雄伟壮观。
- “丹染旌书”:指的是用朱红色书写的表彰或奖励文书,象征荣誉和尊贵。
- “董生”:指董仲舒,汉代著名儒家学者,以道德文章著称。
- 赏析
- 整首诗通过对韩家门前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和谐与美德的家庭形象。诗人通过对家庭成员的赞扬,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尊重和推崇。
- 诗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整个诗歌充满了浓厚的传统色彩和文化底蕴。
诗歌也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韩母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差异,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韩母的独特魅力和崇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