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戎十万铁鹞子,殪贼一双金仆姑。
白日照开华不注,乱云飞尽大明湖。
数年父老回生气,千里山川复旧图。
已喜武威平汴兖,可倾东海洗兵无。
【注释】
大军下济南: 指金军南下攻占汴梁,宋高宗南渡。大军,指宋朝军队。济南:今属山东,古称“东平”、“济阴”。
总戎十万铁鹞子: 总领官率领的精锐部队号称“铁鹞子”。“总戎”是统率军队的官职。“铁鹞子”是宋军的精锐部队名。
殪贼一双金仆姑:“殪”同“殪”,杀死,这里用来形容战斗场面激烈。“金仆姑”是宋代步兵的一种装束,即身着铠甲的战士。
白日照开华不注,乱云飞尽大明湖:白日照耀着开华不注山,乱云消散了大明湖。
数年父老回生气,千里山川复旧图:多年来的父老乡亲们重获生机,千里河山得以恢复旧观。
已喜武威平汴兖,可倾东海洗兵无:已经高兴于武穆(岳飞)收复汴京、兖州等失地,可以像倒海一样将敌人清洗干净。
【赏析】
此诗作于绍兴八年九月十五日(1138年),诗人任江东安抚使兼行宫留守。此时金朝统治者已多次向南宋提出议和,但遭到拒绝,于是大举进攻。宋军在李显忠、刘锜指挥下英勇抗击,取得胜利。诗人对此深为欣喜,写下此诗。
开头两句写宋军的胜利。“大军”指宋军,“济南”是宋军的根据地。“总戎”是指统率军队的官长。金军南下,攻破汴梁,宋高宗南渡,宋军被迫撤退,而这时宋军又取得了一次胜利。“总戎十万铁鹞子”形容宋军勇猛无敌。“殪贼一双金仆姑”形容宋军作战勇敢,一往直前,所向披靡。
中间两句写战后的情景。“日出”指日出时分。“开华不注”,即开原。“乱云飞尽大明湖”,即大明湖水面波平如镜,晴空万里无云。
第三句“父老”指老百姓。“回生气”,即恢复了生机。“千里山川”,即指整个中原地区。“复旧图”就是重新获得太平生活。
最后两句写收复失地的喜悦心情。“武穆”即岳飞。“武威”,指岳飞的威望。“汴兖”指北宋时的东京(汴梁)、西京(河南洛阳)。“可倾东海洗兵无”,即可以倾东海之水来冲洗敌人的兵马,表示对战胜金国侵略者的无比喜悦。
这首诗以议论为主,夹叙夹议,通过描绘宋军取得胜利后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表现作者对于战争结束的欣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