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角声中漏未终,衣寒官烛屡销红。
百年海岳回元气,一代文章有古风。
仙掌露漙金沆瀣,觚棱雪散玉玲珑。
祗惭白首河汾客,得与群贤此会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第一句:鼓角声中漏未终,衣寒官烛屡销红。

  • “鼓角声中”描绘了一个紧张而肃穆的场景,可能是在描述宴会开始时的气氛。
  • “漏未终”表明时间还早,宴会尚未正式开始。
  • “衣寒”可能是指宴会主人或宾客的衣着较为单薄,可能是因为天气寒冷或者室内温度较低。
  • “官烛屡销红”形容蜡烛燃烧缓慢,颜色逐渐变红,暗示宴会进行得比较慢,或者是因为蜡烛不多,客人之间交流不便。

第二句:百年海岳回元气,一代文章有古风。

  • “百年海岳”可能是指代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或者国家。在这里“海”和“岳”都是比喻,用来形容这些英雄人物像大海一样深邃广阔,像高山一样巍峨挺拔。
  • “元气”通常指的是生命的活力、生命力。这里的“元气”可能是指这些英雄人物所展现出的旺盛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 “一代文章有古风”则是指这些英雄人物留下的文学作品具有古代的风格和特点。这里的“文章”不仅指文学作品,也可能包括他们在政治、军事、科技等领域的成就。

第三句:仙掌露漙金沆瀣,觚棱雪散玉玲珑。

  • “仙掌”可能是对某种美丽景象的形容,如仙人的手掌或是某种仙境般的美景。
  • “露漙”形容露珠晶莹剔透,如同珍珠一般。
  • “金沆瀣”中的“金”可能是指金色的露珠,而“沆瀣”是一种古代传说中的神仙饮用的水,这里可能是指一种珍贵而神奇的水。
  • “觚棱”是指建筑物的棱角,这里可能是指宴会场所的建筑风格。
  • “雪散玉玲珑”形容雪花飘落时,像玉石一样晶莹剔透,散落在地上。

第四句:祗惭白首河汾客,得与群贤此会同。

  • “祗惭白首河汾客”中的“白首”可能是指年老,表示诗人自己已经到了晚年。
  • “河汾”可能是指黄河以北的地区,也可能是诗人自己的家乡。
  • “得与群贤此会同”中的“群贤”可能是指众多有才能的人,这里指宴会上其他宾客。这里的“此会”可能是指这次宴会,也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时刻或场合。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宴会上的热闹场景以及宴会上的历史人物,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才华横溢者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对宴会的描述,展现了古代文人聚会时的盛况以及他们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年岁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