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浦头鸿雁声,苎萝山下於菟行。
前村路暗愁未到,回首海天秋月生。
【注释】
西施浦:地名,在今浙江嘉兴县西,是古代著名的水陆码头。鸿雁声:鸿雁鸣叫的声音。於菟(yú tú):传说中野兽名。
【赏析】
《题赵仲穆江圃归帆图》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秋,诗人在杭州时。全诗描写一幅秋晚行舟归帆图,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水乡风光的热爱之情。
开头两句“西施浦头鸿雁声,苎萝山下于菟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秋景图:从西施浦传来大雁哀鸣声,苎萝山下有一只野兔正在行走。这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写,勾画出了江南秋天特有的景象。西施浦是古运河上的一个渡口,鸿雁在这里鸣叫,可能是因为它们要从北方飞回南方的缘故。苎萝山,位于浙江省桐乡县西南部,是春秋时期美女西施的故乡,也是她浣纱的地方,所以山上常有野兔出没。于菟是一种神话中的虎类,古人认为这种动物行动迅捷且凶猛,因此这里提到于菟行走,可能是诗人想象中的意象。
后两句“前村路暗愁未到,回首海天秋月生。”则是诗人由眼前的景色联想到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前村路暗,意味着道路曲折难辨,诗人还未到达目的地就已经开始感到忧愁。而当他抬头望向远方,看到海天相接处的秋月升起,他的心中似乎也亮起了希望之光,仿佛看到了回家的道路。这里的“海天”可能是指大海和天空,也可能是指诗人自己的心灵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风土人情的喜爱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歌中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杨万里诗歌的特点,即善于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