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风急波浪恶,青天昼黄尘漠漠,瓠𤬛渡中舟尽泊。
官船扯帆与水争,牵马毛寒挝不行,秃树挂戛枯蓬惊。
夜深风定浪声死,窗光倒摇天在水,前伴相呼随雁起。
帽絮不暖衣生棱,老贸不语愁河冰,上闸下闸应蹙凌。
篙师指直失增减,明星欲明霜似糁,馆陶城南鼓紞紞。

【注释】

北风行:指《水调歌头》中的一首,描写了黄河之水的急流,以及在黄河之上航行的舟船、马匹和行人。

瓠𤬛渡:即瓠子口,位于今河南濮阳县西,是黄河上的一处大堤。

官船:官府所用的船只。

扯帆:扬帆。

牵马毛寒:指马被风吹得毛发寒冷。

戛:敲。

秃树挂戛枯蓬惊:指大风将树枝折断,使枯死的蓬草受惊而摆动。

老贸(xiāo):卖鱼的商人。

相呼随雁起:形容夜晚的风大到能引起雁群飞行。

帽絮(suì)不暖衣生棱:帽子里的絮物没有保暖作用,反而使衣服产生棱角。

外贸不语愁河冰:卖鱼的商人不言不语,是因为河面结了一层冰。

上闸下闸应蹙凌(cù líng):黄河的水势汹涌,好像闸板一样上下运动,使得河水急速流动。

指直失增减:船夫的篙子指向直了,船却因此受到阻碍而无法前进。

明星欲明霜似糁(shān):夜幕即将消失,天边露出星星,但星星的光芒被霜打湿,变得模糊不清。

馆陶城南鼓紞(dàn)紞:击鼓声。馆陶:汉代地名,在今山东省聊城市东。

【赏析】

《北风行》一诗是宋代词人苏轼所写,描写了黄河的壮美景象及其带来的影响,展现了词人在面对自然现象时的情感与态度。

首联“长河风急波浪恶,青天昼黄尘漠漠”描绘黄河之水波涛汹涌,黄沙漫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威力的敬畏之情。

颔联“官船扯帆与水争,牵马毛寒挝不行,秃树挂戛枯蓬惊”则通过官船、马、树等物体在大风中的动作,表现了风力的强劲。

颈联“夜深风定浪声死,窗光倒摇天在水,前伴相呼随雁起”进一步描述了夜晚风停之后的情景,天空倒映在水中如同天在水上漂浮,人们随着雁群一起起飞,表现出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景象。

尾联“帽絮不暖衣生棱,老贸不语愁河冰,上闸下闸应蹙凌”则是从人物角度出发,描绘了人们因天气寒冷而感到不适,同时也反映了黄河之水带来的严寒。

整首诗通过对黄河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感慨。同时,诗中也蕴含了词人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担忧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