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彼南山小众山,霜明红树碧云寒。
馀清入座把不尽,积翠浮空染未干。
漠漠只愁晴雾隔,霏霏休待夕阳看。
何人会得悠然趣,前有陶公后有韩。
”`plain
观彼南山小众山,霜明红树碧云寒。
馀清入座把不尽,积翠浮空染未干。
漠漠只愁晴雾隔,霏霏休待夕阳看。
何人会得悠然趣,前有陶公后有韩。
注释说明:
- 观彼南山小众山: 观看那南山上的小山,山因秋霜而显得更加醒目。
- 霜明红树碧云寒: 秋霜使得树叶红润,云雾显得寒冷。
- 馀清入座把不尽: 余下的清冽之水让人无法全部喝干。
- 积翠浮空染未乾: 山上的绿色植被如翡翠般漂浮在空中,颜色还未能完全干燥。
- 漠漠只愁晴雾隔: 天空中弥漫着淡淡的烟雾,使人忧愁。
- 霏霏休待夕阳看: 即使有细雨,也不要等到傍晚日落才去欣赏它。
- 何人会得悠然趣: 谁能够领悟这悠然自得的趣味呢?
- 前有陶公后有韩: 前面有陶渊明,后面有韩愈。
赏析:
这首诗是元朝诗人曹文晦的作品《新山别馆十景·其七·南山秋色》中的诗句。诗中描绘了南山秋季的景色,通过细腻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宁静。首句直接点题,表达了对南山秋色的观察与感受。接下来的几句,则是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对秋色的感受。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译文:
观看那南山上的小山,秋霜使得树叶红润,云雾显得冰冷。剩下的清凉之水让人无法全部喝光,山上绿色的植被如同翡翠一样漂浮在空中,颜色还未完全干燥。天空中弥漫着淡淡的烟雾,使人感到忧虑。即使有细雨,也不要等到傍晚日落才去欣赏它。谁能够领悟这悠然自得的趣味呢?前面有陶渊明,后面有韩愈。
译文:
观看那南山上的小山,秋霜使树叶变得通红,白云也显得寒冷刺骨。
余下的清凉之水让人难以尽兴,山上的绿意仿佛还带着露珠未干。
只是担心清晨的雾气将我隔绝,黄昏时分的雨水又何必等待夕阳落下。
谁能领略到这份自在的乐趣,前方有陶渊明,后方有韩愈,他们的隐逸生活给了我灵感。
赏析:
此诗以简洁的文字描述了秋日南山的景象,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出发,捕捉到了秋天独有的美丽和清新。首句“观彼南山小众山”便已设定了场景,接着用“霜明红树碧云寒”描绘出一幅霜降后的山林图景,红叶在秋霜的映照下更显鲜艳。紧接着的句子中,“馀清入座把不尽”,“积翠浮空染未乾”,生动地表达了山林间的清新空气和翠绿植物给人带来的愉悦体验。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漠漠只愁晴雾隔”,“霏霏休待夕阳看”,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美好景致的珍惜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译文:
观看那南山上的小山,秋霜使得树叶变得通红,白云也显得寒冷刺骨。
留下的清凉之水让人难以尽情享用,山上的绿意仿佛还带着露珠尚未干涸。
只是担心清晨的雾气将我隔绝,黄昏时分的雨水又何必等待夕阳落下。
谁能领略到这份自在的乐趣,前方有陶渊明,后方有韩愈,他们的隐逸生活给了我灵感。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南山风景画卷,诗人用简练的文字勾勒出秋天的自然景色,并通过具体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观彼南山小众山”便为读者展示了一个静谧而又深远的秋日场景,其中“小众山”暗示了这片山林与众不同的特点。接下来,“霜明红树碧云寒”一句则通过视觉和触觉的双重感受,描绘了秋日山林的独特韵味。随后的诗句“馀清入座把不尽”,“积翠浮空染未乾”则进一步扩展了这一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无限感慨和留恋。最后两句“漠漠只愁晴雾隔”,“霏霏休待夕阳看”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种美好时刻稍纵即逝的无奈和珍惜之心。整首诗不仅展现了秋天的自然风光,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
《新山别馆十景·其七·南山秋色》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述,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