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红尘翳九区,交游零落似星疏。
斗山未遂荆州识,翰墨长瞻逸少书。
京国十年奔走后,江城六月讣闻初。
知心赖有相如在,我亦临风为哭诸。

【注释】

(1)渺渺红尘:指人世间的纷扰。

(2)翳九区:遮蔽九区,即笼罩。

(3)交游:朋友。

(4)星疏:稀少,稀疏。

(5)斗山:山名,在荆州。

(6)江城:指建康,今南京市。

(7)知心赖有相如在:意思是说,知己之人还在,有希望重聚。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友人易之逝世后写的。易之与韩与玉、雅与易之都是好友,他们同在京师交往甚密。易之去世时,作者正在江城建康,闻讯后十分悲痛,作此诗以悼念他。全诗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句“渺渺红尘翳九区”,写易之离去后的纷扰世事。诗人用“渺渺”二字,形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茫茫一片景象;“翳九区”,即笼罩、遮没之意,暗示着易之的不幸遭遇和人生无常。次句“交游零落似星疏”,点明易之生前的朋友很多,但如今都离散了,如同天上的星星一样稀少。“星疏”,意谓星星稀疏,比喻朋友稀少。“斗山未遂荆州识”,是说易之于天性耿直,未能实现其平生抱负;而其性格又使他在荆州难以施展才华。这里既表现了易之的坎坷命运,也透露出诗人对易之的同情。第三句“翰墨长瞻逸少书”,赞扬易之的文学才能。“逸少”,指的是王羲之,晋朝著名书法家。《世说新语·文学》载:“支道林常养数匹马,‘佩紫,服绿,蹑朱鵔,被缥绀。’从者以为太盛,正堪自容,何为劳久?”这里暗指易之虽不能大富大贵,却能文采风流,才华出众。最后两句“京国十年奔走后,江城六月讣闻初”,追忆往事。“京国”,指京师,京城。十年前,易之曾因朝廷变故,奔波于京城。“江城六月讣闻初”,说明噩耗传来之时,正是六月酷暑时节,令人悲怆。“知心赖有相如在”,是说虽然自己已无法再像司马相如那样亲近易之了,但仍然相信知心朋友尚存,希望能有机会再与友人相聚。末句“我亦临风为哭诸”表明诗人悲痛至极,以至面对风声都不禁泪流如雨。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