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霫人人倦一来,轮摧马仆惧罹灾。
知几不似衡阳雁,才到春深便北回。

次郑参政韵

白霫人人倦一来,轮摧马仆惧罹灾。

知几不似衡阳雁,才到春深便北回。

注释:
白霫人人倦一来,轮摧马仆惧罹灾。
白霫:指骏马。
轮摧:车轮被摧毁。
马仆:马倒下或受伤。
罹:遇到,遭受。

译文:
白驹般的骏马人人都觉得疲惫不堪,车轮被摧毁马倒下了让人感到恐惧生怕遭遇灾难。
聪明的人不像衡阳的雁群那样,刚到春天深处就向北飞回去。
赏析:
曹伯启在《次郑参政韵》中巧妙地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细腻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景和人物的情感。首句“白霫人人倦一来”,用“白”“人人”等字眼,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人似乎在描述一个繁忙的市集,人们骑着马赶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会感到疲倦。接着,“轮摧马仆惧罹灾”又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动态元素,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幕幕忙碌而紧张的生活场景。这种写法既富有画面感,又充满了生活气息,使整首诗歌充满了诗意和情感。

“知几不似衡阳雁,才到春深便北回”这一句则更加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里所说的“知几”可能是指某种预兆或迹象,而“衡阳雁”则是一种象征性的意象,代表着南方的象征。诗人通过对比南雁与北归的命运,表达了自己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这种写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还使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生命的真谛。

曹伯启的《次郑参政韵》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元代诗歌中的一朵奇葩。它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无论是对于诗歌创作还是对于人生的理解,这首诗都将给予我们宝贵的启示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