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破浮生九十年,从来三乐得天全。
情知不是尘中客,兀坐横琴答圣贤。

【题解】

这是一首题画诗。“三乐”指的是《庄子》中“至人、神人、圣人”的三等境界。“荣启期”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隐者,据说他“常居陋巷,自得其乐”,故称“三乐先生”。诗人以魏晋之际名士阮籍自况,抒发了作者在人生旅途中,不随波逐流,追求高洁的人生理想。

【注释】

阅破浮生九十年:阅尽人生的沧桑。阅破,读尽,经历尽。浮生,即人生。

天全:天性完整无缺。

情知:深知。

尘中客:指世俗之人。

兀坐横琴答圣贤:形容自己像荣启期那样安贫乐道的生活,与圣贤们为伍。兀坐,独自端坐。横琴,弹琴。

【译文】

我阅尽了人生九十年的沧桑,原来我早已达到天理自然的完美境界。

我知道这并非世俗之人,我独自端坐在陋巷里弹琴,回答着圣贤们的问题。

【赏析】

此诗为题画诗,诗题下自注:“所藏荣启期三乐图”是说这幅画描绘的是荣启期三乐的故事。

第一句写阅尽人间沧桑,已臻天理自然之境。诗人以“阅破”二字概括了自己的人生历程,从幼年至中年,经历了社会的风风雨雨,尝尽人间辛酸。然而,诗人并没有被这纷繁复杂的社会磨灭自己的本性,而是始终如一地保持着对生活的信念和热情。第二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天理自然境界的深刻认识。他知道这并非世俗之人所能企及,只有那些真正懂得人生真谛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因此,他才会如此自信地说:“情知不是尘中客。”

第三句进一步描写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独自一人坐在破旧的房屋里,面对着窗外的风景,弹奏着横琴。这画面显得宁静而又安详,仿佛他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世界,成为了它的一员。而他所弹奏的乐曲,正是那首流传千古的《高山流水》。

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评价。他表示自己虽然身处乱世之中,但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他没有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而是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因此,他可以自豪地说:“兀坐横琴答圣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