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大火西流后,渐觉凉风到竹林。
李白已无当世志,宋郎又动少年心。
群阴得势夜声合,万物将穷杀气沉。
谩索雅琴弹一曲,徽弦绕指是商音。
【注释】
大火:指南宋高宗时发生的抗金名将岳飞之死。西流:指岳飞之死。凉风至竹林:喻指秋风萧瑟,竹叶凋零,象征南宋国势日衰,人才凋零。李白已无当世志:指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原为“小李杜”之一,因坚持抗金,反对投降路线,被排挤出朝廷,晚年退居山阴(今浙江绍兴),自称“老来诗思清于海”,但已无恢复中原的雄心了。宋郎又动少年心:指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原为“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因力主抗金,反对投降,遭到排斥打击,晚年退居上饶带湖,自号带湖居士。少年心:指少年时代的豪情壮志。群阴得势:喻指奸臣窃权,小人得势。夜声合:指黑暗势力猖獗。万物将穷杀气沉:喻指国力衰弱,外患内忧。商音:商调。这里指曲调悲凉。
【赏析】
《秋声》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之情。
首联描绘了秋风吹过竹林的景象,寓意着南宋国势日衰,人才凋零。诗人通过对比南宋与北宋时期的情况,表达了对当时国力的担忧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颔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个人情感。诗人自比李白,表示自己虽然有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但如今已无此志向;又自比陆游,表示自己虽然热爱祖国,但在政治斗争中却屡遭排挤。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象。诗人以“群阴得势”“万物将穷杀气沉”等词语,表达了对奸臣窃权、小人得势的愤怒和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忧虑。
末联则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感慨。他以琴声比喻国运,认为只有通过音乐才能唤醒人们的爱国之心。这既是一种自我安慰,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它反映了南宋时期的社会现实和文人心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