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望只在片云中,自昔神交意已通。
书枉鲤鱼烹后素,粒分鹦鹉啄残红。
回车三径岂无日,放棹五湖须便风。
知汝有期林处士,尚留残雪待春丛。
次韵雪鹤生惠红米诗
相望只在片云中,自昔神交意已通。
书枉鲤鱼烹后素,粒分鹦鹉啄残红。
回车三径岂无日,放棹五湖须便风。
知汝有期林处士,尚留残雪待春丛。
注释:
- 相望(zhàng wàng): 远远地相互望见。
- 只(zhī)在(zài): 只有。
- 自昔:从古至今。
- 神交:心灵相通。
- 枉(wǎng): 书信称枉。这里指书信被误投。
- 鲤鱼(lǐ yú):此处借指书信。
- 烹(pēng):煮熟。
- 粒:指红米。
- 分(fēn): 分配给。
- 鹦鹉(yìng lù):这里指红米的种子。
- 回车(huí chē): 指回到原处。
- 三径:三间小路,代指南山。陶渊明《归园田居》之一:“三径就荒草,松菊犹存焉。”
- 回车三径:比喻退隐山林。
- 放棹(fàng zhào): 放开船桨。
- 五湖:指太湖。
- 须便风:需要顺风。
- 知汝:知道您的意思。
- 有期:有约定的时间。
- 林处士:林处的士人,即林逋,字君复,后人称为林和靖。
- 尚:仍然。
- 留:保留。
- 残雪:春天的雪。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下面是逐句翻译:
第一句“相望只在片云中”,意味着虽然彼此相隔遥远,但心与心意相通,仿佛近在咫尺。
第二句“自昔神交意已通”,强调了这种心灵相通的友谊已经存在很久,从未断绝。
第三、四句“书枉鲤鱼烹后素,粒分鹦鹉啄残红”通过书信和红米来隐喻友情的珍贵和深厚。
第五、六句“回车三径岂无日,放棹五湖须便风”表达了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顺风,都能回家的想法。
最后两句“知汝有期林处士,尚留残雪待春丛”则是对朋友的祝福,希望他能够如期归来,同时保留了春天的雪作为等待的象征。整首诗以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