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日夜,王母降汉宫。
上元何夫人,仪卫略与同。
头作三角髻,年可二十馀。
身著青霜袍,坐拥紫霞车。
九云夜光冠,六山火玉佩。
敛袂登殿阶,进向王母拜。
王母坐止之,呼与共良会。
翩翩三青鸟,飞来绿窗歇。
口衔七蟠桃,甘脆胜冰雪。
刘郎非仙器,内欲未断绝。
怀核欲种之,开花待桃结。
一桃九千年,徒尔縻岁月。
上仙哑然笑,忽逐彩云灭。

上元夫人词

七月七日夜,王母降汉宫。

上元何夫人,仪卫略与同。

头作三角髻,年可二十馀。

身著青霜袍,坐拥紫霞车。

九云夜光冠,六山火玉佩。

敛袂登殿阶,进向王母拜。

王母坐止之,呼与共良会。

翩翩三青鸟,飞来绿窗歇。

口衔七蟠桃,甘脆胜冰雪。

刘郎非仙器,内欲未断绝。

怀核欲种之,开花待桃结。

一桃九千年,徒尔縻岁月。

上仙哑然笑,忽逐彩云灭。

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一位年轻的女子在王母娘娘的寿宴上献舞的场景。全诗以“上元夫人”为主人公,通过对其外貌、服饰、举止等方面的描绘,展示了她的青春活力和优雅气质。同时,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比喻手法,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首句“七月七日夜,王母降汉宫”,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这里用了“降”字,既表明了王母娘娘的身份尊贵,又暗示了她的到来并非偶然。次句“上元何夫人,仪卫略与同”,描述了这位年轻女子的外貌和身份。她穿着青霜袍子,头戴九云夜光冠,手持六山火玉佩,显得非常美丽动人。最后两句“敛袂登殿阶,进向王母拜”,描绘了她在宴会上的礼节性动作,进一步凸显了她的优雅气质。

接下来四句分别从头发、衣服、首饰和礼仪等方面详细描绘了这位年轻女子的形象。“头作三角髻,年可二十馀”,她的发型别致而不失庄重;“身著青霜袍,坐拥紫霞车”,她的衣着华贵而富有诗意;“九云夜光冠,六山火玉佩”,她的装饰品精美而独特。这些细节的描写既展现了她的美丽,又体现了她的地位和身份。

接下来的八句则转向了对她性格和情感世界的刻画。“翩翩三青鸟,飞来绿窗歇”,这里的“三青鸟”可能指代她身边的侍从或者亲近的人,他们的到来给她带来了喜悦和舒适;“口衔七蟠桃,甘脆胜冰雪”,这里的“七蟠桃”是一种珍稀的水果,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刘郎非仙器,内欲未断绝”,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情感状态的反思和自省,他意识到自己虽然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渴望,但内心的欲望并未完全消失。

然后是八句抒情。“怀核欲种之,开花待桃结”,这里的“怀核”可能指代诗人心中的期待或者希望;“一桃九千年,徒尔縻岁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上仙哑然笑,忽逐彩云灭”,这里的“上仙”可能指的是王母娘娘或者其他仙人,他们的微笑可能预示着某种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最后两句则是对整个事件进行总结和评价。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上元夫人的外貌、着装、举止以及与王母娘娘的互动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她的年轻活力和优雅气质。同时,诗人也在诗中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世界和思考,使得整首诗歌既有外在的美,又有内在的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