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衣秋薄剪湘荷,茅屋山宫补绿萝。
白石资方青䭀饭,洪厓借乘雪精骡。
松云暖忆春游岳,冰草寒怜晓度河。
使节南归如见念,峰头笙鹤好相过。

【解析】

此诗为题画诗。作者在开玄道院作时,应是秋日天气,故首句“羽衣秋薄剪湘荷”中的“羽衣”即指道士的服饰,“秋薄”“剪湘荷”则点明时节、地点;“茅屋山宫补绿萝”一句表明这是一幅山水画,且画中有山有宫,还有道士和道士居住的茅屋等景物,“补绿萝”即指道士在茅屋周围种上绿萝,以供修道之需;第二联写道士在道观中修行生活的情况:道士用白石作为燃料煮饭,用青藤做成菜吃,又借洪崖先生的神力骑上了雪精骡子,“资方青䭀饭”中的“资方”即指借用,“青䭀饭”即指青藤做的饭,“洪厓”即指仙人洪崖先生,“借乘雪精骡”中的“乘”,指坐,又借洪崖先生的力量骑着雪精骡,既显示了道士的高超本领,又表现了道士生活的清苦;第三联写道士的生活情趣:“松风暖忆春游岳,冰草寒怜晓度河。”“松风”指松林中的风,“春游岳”指春天游览名胜古迹,“冰草寒怜晓度河”中的“冰草”是指生长在冰面上的草,“怜”字写出了这种草的生长环境恶劣,而道士却要早起冒着严寒步行过河,表现出道士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尊重,也表现了道士对大自然的敬畏;第四联进一步描写了道士的生活环境:使节南归后思念道士,而道士却好过山峰头吹笙打鹤,这两句诗一方面表达了道士的闲适生活,另一方面也流露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之心。

【答案】

羽衣秋薄剪湘荷,茅屋山宫补绿萝。

白石资方青䭀饭,洪厓借乘雪精骡。

松云暖忆春游岳,冰草寒怜晓度河。

使节南归如见念,峰头笙鹤好相过。

译文:

道士身着白色的衣裳,在秋天的时候穿着很单薄的衣服,他来到湘江边采摘荷花叶来裁剪成衣服,又在山上的道观中种下了绿萝,用来装饰自己的茅屋。

他用白石作为燃料煮饭,用青藤做成菜吃,又借洪崖先生的神力骑上了雪精骡子,过着清苦的生活。

道士喜欢在松树林中吹风欣赏美景,冬天的时候喜欢在冰面上行走欣赏美景,所以被人们称作是“松云”;夏天的时候则喜欢在河边看风景,被人们称为“冰草”。

当使节南归之后想念道士的时候就去探望他,并和他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