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扉九夏镇长开,一榻无尘地有苔。
怪底山禽栖不稳,竹林风雨送凉来。

【注释】

神山:即庐山,又名匡山、匡庐。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郊。《太平寰宇记》卷一○五引《图经》:“山形似匡,故名。”杂诗:不拘律的诗歌。

窗扉:窗棂。

九夏:指夏季的三个月。古代把夏季三个月称为“三暑”,所以叫“九夏”。镇:使……安静。

一榻(tà):一张床。

无尘:指没有尘土。

地有苔:地上长了苔藓。

怪底:何止。怪:奇异,与众不同。

山禽:山林中的鸟类。

竹林风雨送凉来:《晋书·顾恺之传》:恺之尝从桓公游于北苑看牡丹花。桓公曰:“夏月当召诸处同游。”恺之曰:“恐扰宾日,既晴方请。”乃曝文于林中,时天欲雨,恺之乃取所携琴弹之;当霖雨时,琴声为绝。恒公大悦。后遂因以“竹林风雨”喻琴声清雅。这里指竹叶被风雨吹拂而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凉来:凉爽而来。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通过对庐山景色的描写,表现诗人对山水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首句开门见山,说庐山的窗户在夏天总是开着,没有灰尘,一片清新,这正与下文写“无尘”“地有苔”相照应。次句是实写,描绘出一幅庐山夏日的景象:一张没有灰尘的床铺,四周覆盖着青苔的台阶,给人一种清凉、舒适的感觉。第三句用典,说庐山上的鸟鹊也喜欢这样的环境,因此栖宿得非常稳定。最后一句写景,说山上的竹子和树叶被风吹动,发出了沙沙的声音,送来了阵阵凉爽。整首诗通过描写庐山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