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常苦短,秋夜不可阑。
叶鸣迅风晚,虫怨零露寒。
月白天炯炯,振衣起盘桓。
山川出浮滓,翳彼明不完。
幽兴中道绝,百感来无端。
何当诛丰隆,致身无羽翰。
清光亦何私,不照方寸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遣兴四首》。下面是对每句的解释和赏析:

  1. 秋日常苦短,秋夜不可阑。
  • “秋日”指的是秋天的日子,“常”意为经常或时常,“苦短”表示时间过得很快,感到时光短暂。“秋夜”则指秋天的夜晚,“不可阑”意味着难以度过,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奈和感慨。
  1. 叶鸣迅风晚,虫怨零露寒。
  • “叶鸣”是指树叶在秋风中发出的响声,“迅风”形容风的速度很快,“晚”表示傍晚时分。“虫怨”是指秋虫在秋风中发出的声音,“零露”指的是露水,“寒”表示寒冷。这句诗描述了秋天自然景色的变化,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凄凉的感觉。
  1. 月白天炯炯,振衣起盘桓。
  • “月明”指的是明亮的月光,“天炯炯”形容月亮明亮的样子。“振衣起盘桓”则是指整理衣帽,站起身来徘徊不前的样子,这里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沉思或是有所留恋的情绪。
  1. 山川出浮滓,翳彼明不完。
  • “山川”指的是山和川,“浮滓”是指漂浮在水面上的垃圾。“翳彼明”是指遮住了明月的光芒,“不完”意味着不完整或者无法完全被看见。这句诗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亮被浮尘遮掩,显得不那么明亮。
  1. 幽兴中道绝,百感来无端。
  • “幽兴”是指内心的感受或者思绪,“中道绝”表示突然中断或者消失。“百感”指的是各种不同的感受,“来无端”意味着没有缘由地出现。这句诗表达了一种突然的情感变化,可能是因为某种触动而引发的复杂情绪。
  1. 何当诛丰隆,致身无羽翰。
  • “何当”是一个反问词,表示什么时候能够做到,“丰隆”是古代神话中的雷神,“诛”是除掉的意思。“致身”是指获得地位,“无羽翰”意味着没有羽毛和翅膀,比喻没有能力或者没有办法飞翔。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无法实现抱负的无奈和悲愤。
  1. 清光亦何私,不照方寸丹。
  • “清光”指的是清澈的光线,“亦何私”意味着并不偏袒谁,公平无私。“不照方寸丹”是指不照耀到心中的志向或愿望上,“方寸”是心中心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公正无私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理想不能得以实现的遗憾和失落。

赏析:这首诗是李白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命运和理想的深刻思考。通过对四季变换的描写和内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整首诗情感真挚而深沉,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