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日暮乱收罾,欲及前舟苦未能。
行尽绿杨二十里,隔河遥见驿亭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宫词》中的第三十八首,原诗如下:
渔家日暮乱收罾,欲及前舟苦未能。
行尽绿杨二十里,隔河遥见驿亭灯。
注释:
- 渔家(渔者之家):指捕鱼的农家。
- 日暮:傍晚时分。
- 乱收罾(zhēnɡ):随意收起网具,形容天色渐晚,急于回家。罾是捕鱼用的竹制或木制的大网。
- 欲及前舟:希望追上前面那艘船。
- 苦未能:非常努力地想要追上。
- 绿杨:泛指杨柳。
- 二十里:大约二十里路。
- 隔河:河水将两岸分隔开。
- 遥见:远远地看到。
- 驿亭:古代传递文书、供旅客休息的驿站。
译文:
渔家的人们在忙碌地收拾着捕捞到的鱼,希望能够追上前面的船,但是非常努力地想要追上。已经走到了二十里的绿杨林边时,在远处可以看到隔着河流的驿站上的灯火。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渔人生活的小诗,通过描绘渔人在傍晚时分收拾网具,希望能追上前面的船,但很努力却未能如愿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渔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整首诗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渔人们辛勤劳作、渴望回家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活风貌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