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荷花锦一机,雨馀荷气扑人衣。满船游女蒙白苎,阵阵腥风鸥鹭飞。
【注释】
十里荷花锦一机:西湖边荷花盛开,像织锦一样。雨馀荷气扑人衣:雨水过后,荷花的清香扑鼻而来。蒙白苎:女子穿着白色的麻纱衣。阵阵腥风鸥鹭飞:阵阵腥味的海风吹过湖面,引来成群结队飞翔的鸥鸟和鱼鹰。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时,描绘了杭州西湖六月中荷花盛开的情景。诗人抓住荷花、荷叶的特点,用白描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西湖六月荷花盛开的美景。全诗清新自然,别具一格。
十里荷花锦一机,雨馀荷气扑人衣。满船游女蒙白苎,阵阵腥风鸥鹭飞。
【注释】
十里荷花锦一机:西湖边荷花盛开,像织锦一样。雨馀荷气扑人衣:雨水过后,荷花的清香扑鼻而来。蒙白苎:女子穿着白色的麻纱衣。阵阵腥风鸥鹭飞:阵阵腥味的海风吹过湖面,引来成群结队飞翔的鸥鸟和鱼鹰。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时,描绘了杭州西湖六月中荷花盛开的情景。诗人抓住荷花、荷叶的特点,用白描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西湖六月荷花盛开的美景。全诗清新自然,别具一格。
【解析】 此诗写景抒情,以大江为背景,描写了一幅宏大的江山图,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自己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本题要求赏析诗句。 【答案】 ①首联:描绘了长江在东南岸两端的景象。垂虹:即“石梁”,位于江苏镇江城西的北固山上,因《后汉书》记载“巨灵擘华,压平中流”而得名。“坤轴”指大地,“东南岸”指长江南岸。②颔联:描写了三峡景色。玉鲸:比喻长江。“彩蜺连蜷落九天”形容彩虹像仙女一样飘舞着落在天上
【注释】 十里荷花锦一机:西湖边荷花盛开,像织锦一样。雨馀荷气扑人衣:雨水过后,荷花的清香扑鼻而来。蒙白苎:女子穿着白色的麻纱衣。阵阵腥风鸥鹭飞:阵阵腥味的海风吹过湖面,引来成群结队飞翔的鸥鸟和鱼鹰。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时,描绘了杭州西湖六月中荷花盛开的情景。诗人抓住荷花、荷叶的特点,用白描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西湖六月荷花盛开的美景。全诗清新自然,别具一格
元代诗人富恕是元平江(今江苏苏州)人,字子徵,自号林屋山人,以儒入道,居昭灵观。以下是对富恕的详细分析: 1. 个人背景 - 基本信息:富恕,号林屋山人,元代著名诗人和画家。他生于元季世乱时期,弃农业而从事宗教活动,后成为昭灵观道士。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他的艺术生涯显得尤为独特。 - 生平经历:尽管生活在战乱时期,富恕却展现出非凡的艺术才华。他对学习有着深厚的兴趣,尤其擅长诗歌和绘画
西湖偶作 故园篱豆绽凉风,酒簿衣单古寺中。 正恐秋声听不得,清霜禁杀络丝虫。 注释: 1. 篱豆:篱笆上的豆花。 2. 凉风:凉爽的秋风。 3. 酒簿:记录饮酒时间的账簿。 4. 衣单:衣着简陋。 5. 古寺:古老的寺庙。 6. 清霜:初冬的寒霜。 赏析: 这首诗以西湖为背景,通过描写作者在古寺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故乡和自然景物的怀念之情。首句“篱豆绽凉风”描绘了篱笆上豆花盛开的景象
西湖将军歌 秀江春色与历史英雄交织 1. 诗歌原文 - 秀江桥下春水生,缘桥几曲春花明。 - 燕山大将开幕府,千里不闻枹鼓惊。 - 当年挟策上金殿,幸夺翘关走飞电。 - 仗下看披雕锦衣,宫门却赐花菰箭。 - 十年宛马塞上骑,亲随部曲渔阳儿。 - 桑干风雪控弦去,犹听阿亸当横吹。 - 龙骧南下定三蜀,遂驾楼船遣杨仆。 - 湖东既镇后湖西,每见投壶理军曲。 2. 译文解析 - 在秀江桥下
西湖歌送友 君不见,西湖流水碧于玉,莎草如烟绕湖绿。 西泠桥边花正开,落花片片随风来。 木兰艇子蜻蛉尾,擢入花间三十里。 垆头少妇调银筝,娇歌一曲最有情。 当窗卷却青绡幕,花香水气传歌声。 行人日午相倚听,劝尽丝绳双玉瓶。 仙郎家近西湖住,暂假南行赋归去。 燕台日落风凄凄,道旁相逢惜解携。 羡君南行向湖堤,向湖堤,策马蹄。 湖水平,湖草齐。 【注释】 君:对朋友的敬称。见:同“鉴”,看见
诗句原文: 苏小门前杨柳新,西林桥下水粼粼。 琵琶只在盲婆手,不见西湖愁杀人。 译文诠释: 苏小门旁的柳树刚刚吐绿,西林桥下的水面波光粼粼。 琵琶女只弹奏给瞎子听,但看不见西湖的愁苦足以致命。 注释解析: - 苏小门: 指古代著名的女子苏小小所居住的地方,这里代指西湖边的某个著名景点或建筑。 - 杨柳新: “杨柳”通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此处形容春日里柳树的新绿。 - 西林桥:
西湖竹枝词 其十六 买得甘瓜又买齑,莫道甘苦不相宜。 前山空有胭脂岭,不上唇来那得知。 西湖竹枝词 其十六 【序】 《西湖竹枝词》是南宋时期诗人黄公望所作,以描写西湖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为主要内容的诗作。该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西湖的美丽和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注释】 1. 甘瓜:甜瓜。 2. 齑:一种调料,由盐和醋混合而成。 3. 胭脂岭
湖头阑干一样铺,湖上一色好当垆。莫寻桥畔红阑子,只认门前白项乌。 这首诗是《西湖竹枝词》中的第十一首,由元代诗人杨维祯所作。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和当地的民风民俗,通过对湖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西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第一句“湖头阑干一样铺”,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湖头的景象,仿佛可以看到湖边的栏杆如同棋盘般整齐地铺展开来。这里的“一样铺”不仅形容了栏杆的布局
石新妇在钓渔矶,桃花为面竹为衣。 面上桃花有时落,湖边望郎何日归。 注释:在西湖的一个钓鱼小岛上居住着一位名为石新妇的女子,她的面容像桃花一样美丽,穿着用竹子编织的衣服。她的面容时而绽放,时而凋零,就像桃花的盛开和凋零一样。我每天都在湖边眺望着远方,期待着她能早日归来。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诗作,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西湖的自然之美。诗人以石新妇的形象作为引子
阿侬不上采菱船,只买白藕种红莲。 莲花有心长得藕,藕根无心长得莲。 注释: - 阿侬:这里指的诗人自己,或者泛指那些不参与采菱的人。 - 上采菱船:指的是古代女子在采菱时乘坐的船,是一种水上劳动的工具。 - 只买白藕种红莲:诗人选择购买白藕来种植,而不是直接去市场上购买红莲。 - 莲花有心长得藕,藕根无心长得莲:这里的莲花和荷叶的生长是相互依赖的,而荷花的种子(藕)则是由荷叶包裹生长出来的。
诗句:青骢油壁漫相寻,只在前山松树林。 注释:青色的马(青骢)身上涂着油膏,在道路上来回寻找,只为了在前方的山中松树林里找到她。 译文:青色的马身上涂着油膏,在道路上来回寻找,只为了在前方的山中松树林里找到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青骢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它在寻找一个特定的人。这个特定的人在前方的山中松树林里。这首诗通过色彩、光影等元素,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同时
注释:湖边堤上,风一吹便生起波澜,女儿们沿着堤路行走。她们走到堤上,想回去,但可惜绿草紧紧地抱着裙子的腰身。 赏析:这首《西湖竹枝词·其十七》是一首描绘女性春游西湖景色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女子在湖堤上行走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和女子的娇媚形象。其中"可怜绿草抱裙腰"一句更是妙笔生花,将女子与自然景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注释】 1.凤酥:一种面食,形似凤凰。肋斗儿:指肉馅在面食中排列的样子。 2.巧倩含娇:形容女子的娇美。 3.镌(juān):雕刻。 4.嵌:镶嵌。 5.旋窝儿:圆形小凹处。 6.粉香:面粉的香味。 7.春:春天的气息。 【译文】 凤酥不将肉馅均匀排列,巧倩含娇俊美如画。红镌玉有痕,暖嵌花生晕。 旋窝儿粉香都是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女子的形象。首句“凤酥不将肋斗儿匀”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词。它以“水仙子”为题,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瀑布画面。 我们来逐句释义: 1.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 译文:天机织完月亮(织女星)后,闲暇时在石壁上悬挂着如雪一样的白色丝线,如同冰丝带般的细雨飘洒在天空中。 注释:天机,即织女星;月梭,指织机上织布的梭子;雪练,形容雪花洁白;石壁,指的是岩石;悬霄汉,意为挂在高空中。 赏析
【注释】 双调·水仙花:即《水仙花》词。 履霜:踩在结了薄冰的地上,比喻冬天即将来临。 缟袂绡裳:白色的丝巾和绸衣。 寒惊梦:夜半醒来,感到寒冷而惊醒。 断肠:极度悲伤。 【赏析】 这首词是写对爱情的忠贞不渝。首句说“冬前冬后”,表明作者与情人分别于冬前冬后;“几村庄”,说明作者与情人分别于许多乡村;“溪北溪南”,指情人离别时双方所在的地点;“两履霜”,是说他们分别的时候,天气已经很冷
送粹上人还天台养母读书逝川无停波,浮云时独飞。 十年出家去,早著游子衣。 朝帆南海航,暮采北山薇。 孰云方外乐,倚门有遐思。 丸丸赤城山,中有乌乌慈。 娱嬉在昕昔,况适静者期。 朔风吹大江,越树淡寒晖。 顾瞻东归屐,梦绕玉溪湄。 注释:逝川:流逝的河水,代指时光。浮云时独飞:飘浮的云朵时时独自飞翔。十年:十年的时间,这里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出家去:离家出走,出家为僧。早著游子衣
【赏析】 王维的《送丁好义》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八句,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开头两句,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晨登吴王台”的“晨”,是说黎明时;“吴王”,指三国时的曹操。曹丕曾封魏王,故称吴王。“苍然望八荒”,写登上吴王台远眺,视野开阔,只见茫茫八荒。“苍然”、“八荒”都是苍茫辽阔的意思。 三、四句写江水东去,云彩西北飞。“东南去”、“西北翔”,用一“去”字一“翔”字
诗句释义: 1. 金粟影:“金粟”指月亮,“影”即月光照在地面上的影子。这句诗描绘了夜晚月光洒在窗台,形成清晰可见的月影。 2. 开窗见明月,团团弄清辉:诗人打开窗户看到明亮的月光,其光辉明亮而圆润。 3. 湛露下庭柯,幽香发华滋:“湛露”指露水,“庭柯”即庭院中的植物,这里特指树木。露水滴落于树木上,使得树木散发香气,显得生机勃勃。 4. 手举青玉案,嘉与仙人期:诗人端着青色的玉制托盘(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