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褪绿大麦黄,吴姬踏车缫茧香。筅铛入沸高下忙,雪雹万斛浮潇湘。
千丝万缕雪光炯,五色期补帝舜裳。县吏夜打户,租税无可措。
犹豫欲输官,又恐奉上误。踌蹰展转无奈何,东方渐明事更多。
【注释】
缫丝行:古代民歌。
吴姬(jie):指女子。
筅(shàn)铛:一种铁制炊具,用于熬煮。
“雪雹万斛浮潇湘”:形容大雪纷飞,如洪水泛滥般。
帝舜裳:传说中帝舜的华美衣服。
县吏(xuàn jú):县令的别称。
踟蹰(chí chú):徘徊不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劳动人民生活的民间歌曲,生动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农村里农民的苦难生活。全诗以小麦和大麦成熟为背景,描述了吴姬在寒冬腊月里,冒着风雪严寒去缫丝的情景。表现了劳动者不畏艰难困苦,勤劳劳作的精神风貌。
第一句:“小麦褪绿大麦黄。” 小麦从青变黄,表明冬天来临,农作物进入了收获季节。
第二句:“吴姬踏车缫(sāo)茧香。” 吴姬即吴地方的女性,她踩着踏板,正在缫丝。缫是把蚕茧抽出丝线来的意思。缫茧香指缫丝时散发的香气。
第三、四句:“筅铛入沸高下忙,雪雹万斛浮潇湘。” 筅铛是古代用来熬煮的器具,这里用它来比喻煮茧的沸水沸腾翻滚的场景。这里的“万斛”是指数量极多的雪雹,形象地表现了雪雹的厚重和猛烈。雪雹万斛,意味着农事的繁忙程度。
第五句:“千丝万缕雪光炯”,意思是缫出的丝细长而洁白,像雪光一样明亮。
第六句:“五色期补帝舜裳。” 帝舜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圣明帝王,他穿的龙袍五彩缤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些丝线可以用来制作皇帝的衣服。
第七到九句:“县吏夜打户,租税无可措。”“县吏”是指县衙的书吏或小官。他们夜里敲门催缴租税,使百姓无法应对。这句写出了官府对农民征收租税之重,以及农民因负担过重而陷入困境。
第十句:“犹豫欲输官,又恐奉上误。”这句话描绘了农民面对官府催收租税时的犹豫不决和恐惧心理。农民害怕缴纳过多的税款会损害自己的利益。
第十一句:“踌蹰展转无奈何,东方渐明事更多。”这句话表达了农民在困境中的无奈和焦虑。当曙光初现时,事情变得更加复杂。这句描绘了农民在黎明时分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整首诗歌通过生动细腻的语言,展示了农民在艰苦环境中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农民的苦难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