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悟清都是梦中,未嫌短褐任飞蓬。
时情冉冉心如醉,世议纷纷耳欲聋。
会种枌榆依汉社,共谈禾稼续豳风。
蹉跎偶负平生约,已复人间岁一终。

【译文】

久悟清都是梦中,未嫌短褐任飞蓬。

时情冉冉心如醉,世议纷纷耳欲聋。

会种枌榆依汉社,共谈禾稼续豳风。

蹉跎偶负平生约,已复人间岁一终。

【注释】

  1. 次韵子践秋社归岩南:这是一首诗人写给友人的诗,表达了他对于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2. 久悟:长时间地思考、领悟。
  3. 清都:指虚幻的世界或梦境。
  4. 短褐:指破旧的衣服。
  5. 飞蓬:随风飘荡的蓬草,比喻人的命运多舛。
  6. 时情冉冉心如醉:形容人的心情像喝醉酒一样飘飘然。
  7. 世议纷纷耳欲聋:形容社会上的议论纷纷扰扰,令人感到烦恼。
  8. 会种枌榆依汉社:指在汉社里种植树木,象征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9. 共谈禾稼续豳风:指与朋友共同讨论农事,传承古代文化和智慧。
  10. 蹉跎:指虚度光阴,浪费时间。
  11. 平生约:指与朋友之间的约定,表示珍视友谊。
  12. 人间岁一终:指人的一生是有限的,岁月流转,时光荏苒,终将面临死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友人的信中的一首次韵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看法和态度。

首句“久悟清都是梦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现实世界的清醒认识。他认为自己的经历就像是一个梦,而现实中的名利、得失等都不是真实的。这种觉悟使他更加珍惜现实生活中的每一刻。

第二句“未嫌短褐任飞蓬”,诗人以自己为例,强调即使身处困境,也应该坦然面对,不被外界所困扰。这种处世态度体现了诗人的豁达和坚韧。

第三句“时情冉冉心如醉”,诗人用“心如醉”来形容自己对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种情感使得诗人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期待。

第四句“世议纷纷耳欲聋”,诗人用“耳欲聋”来形容社会上的舆论压力和纷争。他认为这些纷乱的声音只会让自己的心灵受到干扰和折磨。

第五句“会种枌榆依汉社”,诗人以种植树木来象征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他认为只有与朋友之间相互扶持、相互帮助,才能共同度过人生中的困难和挑战。

第六句“共谈禾稼续豳风”,诗人用“禾稼”和“豳风”这两个词语来表达自己对于农业和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他认为只有在农业社会中才能体会到生活的真谛和价值。

最后一句“蹉跎偶负平生约”,诗人用“蹉跎”来形容自己虚度光阴的行为。他认为这种行为违背了与朋友之间的约定,因此感到内疚和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体验的描写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他认为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值得我们去珍惜和追求,同时也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同时,他也强调了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和传承古代文化的重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