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苔隐石色,寒花明药丛。
有时白涧雨,终日青松风。
【注释】
①寒花:指冬春时节开放的植物。②白涧雨:指山涧的细流如雨。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深山中的景色,以及诗人对此的感受。首联写苔藓和石头、药草等自然物的颜色,颔联写山中常见的一些景象,颈联写天气的变化,尾联抒发自己的感受。全诗意境清新,色彩明丽。
古苔隐石色,寒花明药丛。
有时白涧雨,终日青松风。
【注释】
①寒花:指冬春时节开放的植物。②白涧雨:指山涧的细流如雨。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深山中的景色,以及诗人对此的感受。首联写苔藓和石头、药草等自然物的颜色,颔联写山中常见的一些景象,颈联写天气的变化,尾联抒发自己的感受。全诗意境清新,色彩明丽。
诗句释义: 1. 自从始出关 - 自从我离开故乡,开始踏上旅程。 2. 数日走崖谷 - 经过几天的行走,跨越了山谷。 3. 迢迢度偏岭 - 漫长的旅途中,我越过了一处又一处的小山岭。 4. 险尽得平陆 - 在经历了重重困难后,终于到达了一个平坦的地方。 5. 坡陀皆土山 - 周围的山坡上,都是连绵不断的低矮的土山。 6. 高下纷起伏 - 这些低矮的山丘,高低错落,形态各异。 7. 连天暗丰草 -
【注释】 钟山:指南京钟山,因山上有南湖而得名。 平陆:平原。 兹山:此山,指钟山。 穹然:高大的样子。 布金地:铺满金粉的大地。 辞喧阗(xūntián):离开嘈杂的尘世。 岩液散珠琲(kuí):岩壁上的石花像珍珠般散落。 春冈走蜿蜒:春天的山冈上,道路曲折蜿蜒。 稍欣陟幽遂:稍微喜欢攀登幽深之处。 陟:登,升。 衣屡褰(qiān):衣服多次被风吹起。 路细石𡾋𡾋(jīnjiāo)
上京道中杂诗十二首 其十一 日暮官道边,土室容小憩。 汉将安在哉,荒台犹仿佛。 低徊为之久,怀古增歔欷。 长风吹旷野,飞雨千里至。 萧条苍山根,草木馀爽气。 常怜司马公,予夺多深意。 奏对实至情,论录存大义。 史臣司述作,遗则敢失坠! 【注释】 上京:指京城长安。 官道边:官道旁。 土室:简陋的住所。 小憩:稍作休息。 汉将:汉代名将。这里指西汉名将李陵。 安在哉(zài):何处? 荒台
【诗句释义】:清晨起床穿过桓州,旭日东升显得苍凉。抬头看见宫殿的屋脊,金碧辉煌多么壮丽!大河从它的前面流过,青山环绕四侧。傍晚时来到玉堂官署,鳌峰矗立在中央。登上台阶与群贤相聚,宫烛分出余光照耀。琴书陈列在身旁,谈笑中送来清酒。列坐没有什么事可做,吟咏黄唐诗歌抒发感情。皇宫里难道不快乐?父母远在不能相见。抬头看天银河低垂,流星像寒芒闪烁。南方飞来的鸿雁,高翔于遥远的天际。 【译文】
【诗句】 鸡鸣秣吾马,晚饭山中行。 何以慰旅怀,赤城有嘉名。 滩长石齿齿,树细风泠泠。 时见岩壁间,粲若丹砂明。 温泉发其阳,撝诃勤百灵。 前峰指金阁,真境标殊庭。 白道人迹稀,青崖云气生。 信美无少留,缅焉起深情。 【译文】 清晨鸡叫就开始喂养我的马匹,傍晚在山中休息。 如何慰藉我这漂泊在外的思乡之怀呢?赤城的名声是那么好。 滩长石头又圆又小,树木细嫩清凉宜人。 时不时看见山壁上
上京道中杂诗十二首之八: 龙门,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甘肃省的乌鞘岭,流经陕西、山西等省。龙门一带山势险峻,水急浪高,风景十分壮观。诗人在这里经过,看到河中的急流和两岸的山崖,便写下了这首诗。 注释: - 竦身望龙门:意为仰望龙门,形容心情激荡。 - 缓辔行兀兀:意为慢慢地驾车前行,形容行走缓慢。 - 溪回愁屡渡:意为河水回流,多次让我渡河感到忧愁。 - 雨横惊暴溢:意为大雨倾盆而下
【注】独石:指一块独立的石头。 上京道中杂诗十二首 其九 译文 解鞍时正当中午,渐渐的烟云散尽,眼前出现了苍莽的群山,历历在目宛如用刀凿雕琢而成。 前瞻一座孤立的山峰,那是灵官寺所在地。 我听说去年夏季,洪水冲击龙潭,水声轰鸣。 为了躲避洪水的冲击,我只好登上了屋脊山,半夜里听到齐声的呼喊。 幸而溪涧中的水还清浅,可以畅游。 现在太平无事,不可忘记战祸之难,世事变化无常,难以预测。
【注释】 晋卞将军墓:指西晋的卞乡侯司马礒(?—291年),字伯玉。东晋时期名将,历任荆州刺史、豫州刺史等职,封卞乡侯。卒于建安四年(263年),享年四十九岁。 江左:指南朝宋及刘宋王朝统治地区,即今江苏、浙江一带。 御:驾驭、统率。 中区:指朝廷。 欢娱一以乖:快乐时总是与别人不和。 狂猘:狂野的野兽。 黄屋:帝王所乘坐的车,这里代指帝王。 彤庭:红门,宫门,这里借指朝廷。交剑殳:持剑戟。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昔人称好士,乃有黄金台: - 昔人称好士:古人称赞那些品德高尚的人。 - 乃有黄金台:因此有一座黄金台。 - 注释:这里的“黄金台”指的是用来展示才能和吸引贤才的平台。 2. 黄金亦何物,顾用骄贤材: - 黄金亦何物:黄金是什么? - 顾用骄贤材:只是为了显示对贤者的重视。 - 注释:这里表达了对黄金的轻蔑,认为黄金并不能真正吸引人才
【译文】 崇崇道路边,是古代的长城。 寻找长城窟,马儿喝的水不腥。 这是何等幸运,生时正值太平盛世。 从前边疆地,现在风尘已清。 禾黍满路旁,牛羊散放田野。 儒臣承载笔,帝力不可名。 赏析: 榆林,即今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市。此诗作于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诗人赴长安途中。 首联写道旁土墙,是古长城遗迹,诗人由此联想,便觉得眼前这片土地,也同古长城一般古老。“云”字
【注解】 李师曾:字仲善,成都人。春官:指进士及第后任的官职。计偕:指科举考试录取者同行。胪句:在殿试时,应试者由主考官宣读考语。紫陌红尘:形容京城繁华热闹之景象。看花得意:意思是看到花开茂盛时,心情十分舒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同科进士李师曾蒋仲善的一首送别诗。全诗以“忆昔与君为同科”开头,点明了写作背景;中间四句写诗人与同科进士的友情;结尾两句寄予了美好的祝愿。 第一句
诗名:次韵答胡古愚博士 黄溍(元代) 麻衣草坐老仙翁,曾及清时侈际逢。 行殿晓趋开豹尾,禁林秋宴出驼峰。 休官尚想英游并,爱客何嫌异味重。 况乃东阳山水窟,主张风月有诗宗。 注释与解析: 1. 麻衣草坐老仙翁:形容诗人自己如同一位仙人,身着麻衣,坐在草上,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2. 曾及清时侈际逢:意指在政治清明的时代,诗人有机会施展才华。这里的“侈”是奢侈的意思
注释: 小白花,比喻陈元达。鲸波帖帖,形容海路平静。度仙槎,乘仙船渡海。函香秘宇祈灵贶,祈求神灵保佑。出节宸廷振使华,出使朝廷,振兴国家的威风。殿榜旧夸韦诞笔,称赞陈元达的才华。锦衣重过买臣家,穿着华丽的衣服,重新回到家乡。相门乔木殊无恙,家门中的树木依然茂盛。万古清风碧海涯,像古代的清风一样,永世长存。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陈元达去补怛洛迦山的诗。诗人以白花比喻陈元达,用鲸波来描绘海上的波浪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则应重点分析诗人在艺术表现手法、炼字、修辞等方面运用的技巧及其效果。 此诗首联两句写夜坐时所见的景致。第一句“凉风动千里”,点出时间是在秋夜,而地点却很广远;第二句“孤坐思沧洲”,点明诗人独处一室,思绪万千。颔联“白露洗明月”是说皎洁的月光被露水打湿了,而“青天此夜秋”则是说秋夜的月亮显得格外明亮
第一句注释:猗兰(yī lán),《诗经》中《周南·卷耳》篇名,后借指幽居独处者。操,操持,把持。 译文:你那幽居独处的操行,如同翠绿的竹子一样,君子般的德性。 第二句注释:夭夭(yāo)彼棘心,《诗经》中《鄘风·柏舟》篇名,后以“夭天”比喻柔弱而不幸的女子。棘心,本指女子柔顺的心,此处代指女子。 译文:那些柔弱的女子啊,为何久久地停留在我的身边。 赏析:《题赵公画兰竹》是一首题画诗
这首诗的译文是: 画中人是白云深处,舟行在清溪曲旁。 听不到船桨声,但看到山水绿意盎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卷,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诗的开篇“人在白云处,舟在清溪曲”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色。这里的“白云”和“清溪”都是常见的自然元素,它们常常出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象征着高远、清新和宁静。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