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辖升庸日,秋闱献艺初。
端居烦坐镇,妙简备贤书。
忆昔兴文运,惟天启圣谟。
教条行九有,学业出三馀。
儒术俄中否,词场遂久虚。
纶言何噩噩,髦士共于于。
吐握承谦德,飞扬感壮图。
至公留藻鉴,成物待洪炉。
肃穆华星聚,涵容化日舒。
谁欤随计吏,行矣听传胪。
橘柚天庭贡,参苓相府储。
铺张须钜笔,衰朽愧荒疏。

试院同诸公为主试官作

右辖升庸日,秋闱献艺初。

端居烦坐镇,妙简备贤书。

忆昔兴文运,惟天启圣谟。

教条行九有,学业出三馀。

儒术俄中否,词场遂久虚。

纶言何噩噩,髦士共于于。

吐握承谦德,飞扬感壮图。

至公留藻鉴,成物待洪炉。

肃穆华星聚,涵容化日舒。

谁欤随计吏,行矣听传胪。

橘柚天庭贡,参苓相府储。

铺张须钜笔,衰朽愧荒疏。

【注释】:

  • 右署升庸日:右署,指尚书省右司(即主试官)。庸,通“庸”,平庸、平常的意思。
  • 秋闱:秋季的科举考试,也称为乡试。
  • 端居烦坐镇:指主试官在考试期间需要坐在考场上,监督考生答题。
  • 妙简:精心挑选。
  • 惟天启圣谟:只有上天启示了圣明的治国方略。
  • 教条:教育原则和条例。
  • 学业:学业成绩。
  • 儒术:儒家学说。
  • 中:中正无邪。
  • 词场:考场。
  • 纶言:诏书。在这里指皇帝的诏书。
  • 髦士:英俊之才。
  • 吐握:指官员持笏(一种手执的文具)与执笔,表示他们可以随意进出朝廷。
  • 飞扬:志向远大,意气风发。
  • 至公:公正无私。
  • 藻鉴:比喻主试官的评判标准。
  • 成物:造就万物。
  • 肃穆:严肃庄重。
  • 华星:北斗七星中的两颗星,这里借指主试官。
  • 涵容:包容。
  • 橘柚:柑橘类水果,这里借喻考生。
  • 参苓:人参和茯苓,两种中药材,这里借喻考生的学识和品德。
  • 铺张:铺陈渲染。
  • 荒疏:荒废、疏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参加秋闱(秋季科举考试)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考试的严肃态度,以及对于国家未来人才的期望。首句“右辖升庸日”表明他即将担任官职,而“秋闱献艺初”则说明这是他首次参加考试。接下来的四句表达了他的责任感,他需要在考试期间坐镇考场,严格监考。接着,他又回想起当年为国家选拔贤才的美好时代,感慨国家治理的明智和深远。接下来八句描绘了他在教育领域的责任和使命,他希望国家的教条能够普及到每一个角落,让学子们能够在学问上有成就。最后六句表达了他对年轻学子的期望,希望他们在学术和品德上都能有所建树,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整首诗充满了对国家未来的关心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官员的责任和担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