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区汇修渚,流望俯平陆。
飞雨天际来,远峰净如沐。
生香馀晚华,繁阴蔼嘉木。
秀色坐可揽,终然不盈掬。
触景幽兴多,接物道机熟。
谁能与之游,食芳饮山渌。

【题解】

此诗当是诗人游庐山时所作。“清华亭”,位于庐山东林寺内,为唐代著名高僧慧远所建。据载,庐山自晋代以来就建有寺院,但以东林寺最有名。该寺始建于西晋太康三年(282年),至唐元和年间已历1000多年而犹存。

【注释】

  1. 修、渚:均为水边平地的意思。
  2. 流望俯平陆:流目四顾,俯视平地。
  3. 飞雨、天际来:形容雨势大如飞,从天上倾泻而下。
  4. 远峰、净如沐:形容山的轮廓清晰,像刚洗过一样明净。
  5. 生香、晚华:指春天花草树木散发出来的香气。余:留下。晚华:指春天草木发花。
  6. 繁阴、蔼佳木:指浓密的树荫。嘉木:美木。
  7. 秀色:指山的景色。坐:徒然。揽:拾取。
  8. 幽兴:幽深的兴致。多:多。
  9. 道机:指佛家禅宗的禅机,这里泛指佛家的教义或道理。熟:精熟。
  10. 食芳:指品尝芳香的食物。饮:喝。山渌:一种清凉饮料。
    【译文】
    名区汇修渚,流目四顾,俯视平地。
    飞雨自天际而来,远处的山峰像刚洗过一样的明净。
    花草树木散发出来的生香,残留在傍晚的霞光中。
    茂盛的树荫覆盖着树木,美木生长其间。
    美景令人陶醉,然而只能徒然地欣赏而不能真正占有。
    面对自然景致产生幽深的兴致,接触佛家的教义或道理却非常熟练。
    谁能与我一起游玩,共享这清雅的美食呢?
    【赏析】
    这首诗写游览清华亭的感受。首二句写景,点明游览的地点和时间。次二句写景,描绘了一幅雨后初霁,群峰竞秀的自然风光图。第三句写近景,写出了山的轮廓清晰,像洗过一样明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四句写春草绿茵,鲜花盛开。第五句写浓密的树荫覆盖着树木,美木生长其间。第六句写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第七句写景中含理,即美丽的山水令人心旷神怡,然而只能徒然地欣赏而不能真正占有。第八句写景中含情,即面对着自然景致产生幽深的兴致,接触佛家的教义或道理却非常熟练。第九、十两句写意,即谁能与我一起游玩,共享这清雅的美食呢?全诗情景交融,富有哲理。
    这首诗的意境优美,描写生动传神,既写景又抒情,表达了作者与世隔绝,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